亲贝网

揭秘养生保健消费三大套路

社会热点

2025年11月05日

  ■本报记者 张文章

  近日,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制作并发布《警惕养生陷阱请擦亮眼睛》消费警示视频,模仿演示老年人养生保健消费的3个场景,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警惕养生保健消费套路。

  套路一:贩卖焦虑

  “今天我隆重向大家介绍一款最新糖尿病保健品,此款产品可以有效降低血糖,保护心血管,调节免疫功能,效果显著。”视频中,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正在直播间宣传一款产品,弹幕显示直播间很多观众已购买。“买,这下我的糖尿病就不用愁了。”视频中,老年人支付了998元。这是消费警示视频模仿演示的私域直播间消费场景。

  ●提醒:部分私域直播间销售的产品没有合法资质,伪装或冒用批准文号、认证标志等误导消费者。针对老年人普遍患有高血压、心脏病、风湿等慢性疾病,不法商家通常在私域直播间、朋友圈等以虚假宣传形式,变相发布未经审查的产品广告;通过渲染、夸大某种健康状况或者疾病,或通过描述某种疾病容易导致的身体危害,使公众对自身健康产生担忧、恐惧、误解,误认为不使用这些产品就会患某种疾病或导致身体健康状况恶化。

  套路二:亲情营销

  “妈,这是我们公司针对您这种体质专门研发的医疗毯,包有奇效,只需要8000元。”视频中,一名营销员向老年人推销医疗保健毯产品。当家属对此类产品质疑时,老人却深信不疑:“谁家骗子又是送免费体检又是送水果鸡蛋,比亲儿子还孝顺?”这是警示视频演示的虚拟亲情营销场景。

  ●提醒:亲情营销时常见营销员用小恩小惠套近乎,喊爸喊妈高价兜售产品。不法商家通常在推销过程中跟老年人攀谈。一方面为了套取老年人信息,以便根据其经济状况决定产品金额;另一方面降低老年人的警惕性,利用建立的亲近关系博取同情心,从而推销保健品。

  套路三:身份造假

  “我这儿有一款御用上方,是我医学世家在清代进贡给康熙皇帝的秘方,保证药到病除。”某名医咨询室里,“名医”偷看一眼纸条,上面写着“王奶奶73岁 头晕 腿脚无力 右眼皮跳心发慌睡不着”。“名医”据此进行问诊,迅速取得患者王奶奶的信任,借机向其推销“神药”。这是警示视频演示的假名医问诊场景。

  ●提醒:这是所谓“专家”“名医”义诊、咨询时常见的营销套路,不法商家通过专家身份、产品荣誉造假,虚构“神医”“神药”“神疗效”来推销高价产品。老年人都比较关心自身健康状况,但排队挂号、无人陪伴又使得他们认为去医院是一件麻烦事。不法商家因此找到“突破口”,找人冒充名医,通过免费咨询、义务诊治等方式,虚构老年人患有某种疾病,继而推销具有“神效”的产品,吸引老年人下单。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1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