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中秋节:让孩子感受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社会热点

2020年09月30日

  又到一年中秋节,和往年不同,今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相遇一起,出现了难得的双节同天。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着团圆、吉祥。为了让孩子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风俗习惯,感受中秋节的传统文化,体验过节的快乐,在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临之际,亲贝网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好好的聊一聊中秋节,传统节日的魅力在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每个节日都不仅仅有着不同的表象作用,更有着深层的教育意义。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习俗

  围绕着中秋节,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其中既有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风俗,也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习俗。

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

  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

  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香港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如何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中秋节到了,我们可以和孩子分享很多有关中秋的知识。

  让孩子能感受到我们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从小培养孩子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

01

和孩子分享关于中秋的诗词

  前文说到过,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

  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读朗诵这些关于咏月的诗句,感受古人对月亮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02

和孩子一起准备中秋月饼

增加孩子的家庭责任心

  月饼是久负盛名的中华传统糕点,中秋节自然少不了月饼。

  父母带孩子熟悉月饼的种类,要知道,“食育”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有条件的话,和孩子一起准备食材,揉面,皮包馅,按压出模。让孩子体会自己制作月饼的乐趣。

  对孩子而言,这会是一份美好的童年回忆

03

带孩子一起去看望长辈

感受传统文化中的“孝道”

  中秋节带孩子一起去看望长辈和孩子一起准备暖心的礼物。

  帮助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耐心倾听他们说说过去的事情。和睦的家庭气氛让孩子受到熏陶。

  当父母尊老、爱老、敬老时,孩子会记住父母对长辈的言行举止,悄悄在孩子心里种下孝敬的种子,中华传统孝文化在三代之间传承。

04

和孩子一起赏月

  提前几天带孩子一起观察月亮,告诉孩子月亮形状变化的原理。是对孩子很好的科学教育,中秋当天,全家一起赏月。

  同时和孩子讲一些,文学典故、诗词歌赋、民俗故事。

  身披月光,孩子会更融入到这些故事里。

  也许,孩子以后会淡忘那时候说了什么,但是,你曾经陪伴他们的时光,带给他们心底的温暖和美好回忆,会一直伴随他们成长中的每一天。

  信息来源:一天一个早教亲子游戏

+1

来源:亲贝网整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