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孕检有这么麻烦吗?近日,记者走访海口部分三甲综合医院后发现,当“全面两孩”遇上“猴宝宝”,孕妈妈们切身感受到我省正迎来了一波生育高峰。
今年怀孕建档后,海口市民刘女士就为孕检发愁。每次孕检前一周,她都要号召全家人上网帮忙抢挂号,就算抢到适合自己的时间段和专家号,孕检也要花费半天的时间才能搞定。
记者从海南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我省生育需求集中释放,海口市一些大医院的妇产科出现挂号难的情况。调查显示,在“十三五”期间,我省预计平均每年多生育二孩2万人左右。其中,高龄、高危产妇明显增加,她们大多希望到大医院建档孕检。
孕检难,三甲医院孕妇爆满
“好不容易轮到你做产检或看医生,坐在医生办公桌前还没说上两句,一大堆人就涌到医生旁边咨询,有的过来交报告,有的让医生帮忙看检验单,门口还挤满了孕妇家属……” 6月28日上午,海口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口,挺着大肚子的程婷婷手里捏着病历本,靠在诊室旁,焦躁地抱怨着如今孕检真难!
“以前门诊最多看50多个病号,现在70个也打不住。门诊时,眼睛要一直盯着病历、检查单子和孕妇肚子。”一位海南省人民医院产科医生告诉记者,别的科室一般上午8时上班,产科医生上午7时30分就要到岗。除了通过预约渠道挂上的35个号,还要不停地现场加号。上午的门诊,过去一般中午12时就可以下班,现在常常要到下午1时才能下班。
除了孕检难,目前,海口多家大型三甲医院产科门诊和病房也都已经爆满。
记者从省卫计委了解到,“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我省近年来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出生人口数量增加,高龄孕产妇比例增高。
民营PK公立,你选哪家?
除了公立医院,记者走访省内一些民营妇产科医院后发现,相比公立综合医院的“人山人海”,民营专科医院就诊环境更加轻松舒适。
“生大宝的时候是在公立医院,当时因为没有床位,只能在走廊里加床。刚生完孩子本来身体就很疲惫,那种环境下也休息不好。生二宝的时候,一定要在民营医院享受一下。”32岁的海口市民李乐目前怀上了二孩,已怀孕32周。她现在定期在海口某民营医院产检,已经预订了产科床位。
每次产检前,李乐当天只要提前20分钟到达医院,检查时间不长。整个孕期全程都有固定的医生接诊。“孕检不用排队,医生开了单子就能做,还有一对一的客服陪同
指引,很方便。”李乐说。
27岁的海口市民王晓认为在公立综合医院生孩子病房条件差一些,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即使在走廊凑合几天也能忍。“毕竟综合医院各种条件都具备,医生技术也让人放心,万一有什么严重并发症,处理也快。”她说。
其实,公立综合医院妇产科孕检有不少小窍门。王晓高兴地与记者分享她的孕检小经验,“我每次产检都问问医生,只要说下次需要做B超检查,我就当天开单子交钱,这样下次来的时候可以先去做B超,节省了不少时间。”
为了缓解患者病患挂号难、看病难,目前有些公立综合医院也都在探索便民途径。比如,海南省人民医院已经从今年6月初试运行推出微信公众号服务,不仅可以实现微信挂号,还可以利用微信进行缴费,查看报告单等服务。记者6月27日上午去省人民医院也体验了一次微信挂号,在省人民医院登记注册一张就诊卡后,通过微信平台成功挂到一周后的产科专家号。
多措并举,满足“全面两孩”需求
生育政策的调整不可避免地将对我省妇幼健康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服务资源带来一定压力。据了解,目前,省卫计委正全面开展全省妇产科医护人员和设施设备能否满足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妇幼健康需求的调查评估。
同时,省卫计委也在积极谋划“十三五”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综合医院产儿科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拟实施妇幼卫生双百人才工程,为市县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招聘100名妇产科和100名儿科医生;构建各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体系,筹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工作领导小组、临床救治工作专家组;做好孕情监测,优化孕产期保健流程。
省卫计委妇幼处相关人士表示,除选择公立医院进行孕期检查外,民办妇产专科医院的数量和服务质量都有所增加,对经济条件好的群众是补充选择。为确保母婴安全,建议高龄孕妇到二级以上医院、妇幼保健院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和分娩。目前,微信、电话、网络等预约诊疗服务模式正在部分医疗机构推广,可以减少患者排队挂号等候的时间。
目前,预计我省新增可生育二孩目标人群约25万人
其中35岁以上占比61.6%
结合生育意愿调查
我省“十三五”期间
将新增二孩生育11万人
预计平均每年多生育二孩2万人左右
我省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在
海口、三亚、儋州等城市
孕产期保健需求也随之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