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截图)
近日,一名乌鲁木齐网友在“百度知道”里发帖要“拼养孩子”,这事在网上传开,有人认为这人有想法、有创意,有人认为值得一试,有人却嗤之以鼻。一时间,“拼养孩子”的帖子引来网友褒贬不一的回应。
发帖人自称是乌鲁木齐市的一名公务员,因上班地方较远,孩子年仅6岁,马上要上小学没有人照看,想征集能拼养孩子的家庭。该网友认为,“拼养”能使孩子之间有一起交流的空间,同时大人也可以适当有个人空间。
所谓“拼养孩子”就是几个家庭的父母们,周末轮流照看包括自己孩子在内的多个孩子的一种互助方式。目的是给孩子找到玩伴、让孩子适应与同龄人的集体生活,又给平时工作忙碌的父母们腾出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据了解“拼养”最早从国外兴起,我国内地一些省市的爸爸妈妈们也开始效仿,参与“拼养”的基本上都是80后的年轻父母。
为了具体实施这个“拼养计划”,这位年轻的家长还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一、就在本小区内的3口之家,孩子在3岁以上,不宜太小;二、要求参加拼养的父母不怕麻烦,有耐心和责任心;三、不牵涉金钱,根据实际情况周末轮流照顾几家孩子。
顶 孩子有伴 妈妈解放
网友笑笑懒妈:“拼养”是种有创意的想法。与幼儿园、托儿所相比,拼养更能为孩子带来家庭的感觉。同时,拼养可以弥补独二代没有兄弟姐妹的遗憾,让孩子在相处中学会谦让、照顾、合作。现在很多孩子都被爷爷奶奶宠娇气了。参加“拼养”,让孩子从小跟同龄人一起玩,给他创造一个更适合他成长的环境。更主要的是,能够“解放”很多年轻父母,让他们开始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拼养”找的都是同代人,就不会有隔代教育造成的“孩子任性、孤独等性格缺陷”。
丹丹株:如果是知根知底的亲戚或者朋友,且孩子年龄相仿,可以考虑这种方式。
拍 孩子受伤 没人负责
网友雅弗:如果是漫无目的地在网上寻找,那就会存在很多安全质疑。如果是和熟悉的同事、同学、邻居“拼养”,会更安心一点。对于拼养的家庭对象,一定要做调查,对对方的家庭环境有充分认识和信任。而且,把孩子留在对方家里过夜更要慎重。
网友左耳钻:“拼养”还涉及相应的权利和责任问题,容易产生纠纷。如果孩子在“拼养”的过程中发生意外,或磕了碰了,该怎么办?
记者随机询问了二十位年轻的妈妈,她们大都担心孩子的安全,认为还是自己带孩子要放心一些。
□律师声音
“拼养”前最好签协议
新疆四至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宏杰表示:拼养是一种养育孩子的互助形式,是一种劳动交换。“拼养”一词很新颖,其实就是将孩子寄托在别人家中,但在实施拼养之前必须明晰权利和责任,防止纠纷。事先应该就“拼养”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达成具有法律效应的安全责任协议,便于出现意外时进行责任划分。同时,最好能寻找较为熟知的家庭来拼养,不能轻信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