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这么大了还怕黑,真没用!”想让孩子变勇敢,千万别说这种话

产品

2019年11月27日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害怕的事情。就拿我来说,我特别怕毛毛虫、蟑螂,还怕坐过山车时那种失重的感觉。

作为大人,我们都会欣然接受自己的恐惧。

  害怕什么,避开它就好了。但如果恐惧是发生在孩子身上,我们就会变得苛刻起来。

逼他面对自己的恐惧,

  不仅不同情孩子,还会总觉得练练就不怕了。

“这有什么好怕的”,

  很多次带小样打疫苗,我都看到有家长一边说一边用力地把孩子拖到接种疫苗的房间去,感觉都不像亲生的。

把“恐惧”和“胆小”等同起来了。

  为什么我们对待自己那么宽容,对待孩子却那么冷漠呢?我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

  因为不想孩子变成畏畏缩缩的胆小鬼,所以我们狠心地把他推出去,想要逼他成长。

恐惧是他们成长中的一部分,和胆小无关。

  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对孩子来说,而且强迫孩子面对,只会让他们更害怕,更恐惧。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孩子成长中会有哪些常见的恐惧。怎么做才能帮助他克服恐惧,培养勇气。

01 恐惧不等于胆小

  从心理学上来说,恐惧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

正是因为有了“恐惧”,我们才能敏锐地感知到危险,

  采取措施保护自己,不去做那些有高风险的事。

  比如参观野生动物园时,我们不会轻易下车去挑逗凶猛的老虎,因为我们对野兽有恐惧。

  孩子也是一样。很多孩子在家里很闹腾,到了幼儿园却变得异常乖巧,就是因为他们对老师的批评有恐惧。

假如孩子完全没有恐惧之心,

  天不怕地不怕,做事没有边界,

  所以恐惧不等于胆小。对于孩子成长中自然出现的恐惧,比如怕黑,怕打针,如果我们能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孩子,帮助他克服,反而能培养他的勇气,让他得到成长。

02 不同阶段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恐惧

  下面给大家总结一下0-6岁阶段,孩子们的一些常见恐惧。虽然按年龄作了划分,但并不是绝对的,只是方便大家参考。

婴儿时期(0-1岁)

● 对陌生人的恐惧

“客体永存性”

  宝宝长到6个月左右,记忆力开始增强,的概念也开始出现。

  这意味着宝宝逐渐能区分认识的人(爸爸、妈妈)和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的亲戚)。

自我保护方式。

  由于宝宝已经和熟悉的家人,尤其是妈妈建立起亲密的依恋关系,所以会对陌生人产生恐惧。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宝宝的一种

● 对吵闹声音的恐惧

  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很多吵闹的声音,像是吹风机、吸尘器的声音,早已成为生活中熟悉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不会特别在意这些声音,更不会感到恐惧。

这些声音是陌生的、无法理解的。

  但对宝宝来说,而且他们的神经系统还很不成熟,对这些响亮的声音格外敏感,所以会感到很害怕。

幼儿时期(1-3岁)

● 对分离的恐惧

  很多妈妈都会在这个阶段抱怨宝宝太黏人,一刻都无法离开自己。即使是上个厕所,洗个澡,宝宝也会扒在门外嚎啕大哭,让妈妈们很无奈。

妈妈是他安全感的主要来源。

  其实,分离焦虑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对宝宝来说,只有妈妈在身边,他才能安心地探索周围的世界。

  虽然我们可以用一些办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但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只会造成孩子安全感的匮乏,让他更加离不开你。

● 对洗澡的恐惧

  这个年龄段,很多孩子会害怕洗澡、洗头。

  有的是因为以前洗澡时,在浴盆里滑倒过。有的害怕水进到眼睛、鼻子里的那种感觉。

  有的害怕被抱着洗头会摔跤。还有的怕自己会被水冲走。

  不管原因是什么,孩子对水的恐惧是真真切切的。不能因为我们觉得理由荒诞,就硬逼孩子洗澡。

学龄前期(3-6岁)

● 对黑暗的恐惧

这和他们蓬勃发展的想象力有关。

  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会怕黑,尤其害怕一个人睡觉。

  其实很多大人也怕黑,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不敢把手和脚伸出床的边沿。对孩子来说,他们幻想的内容就更丰富、更逼真了。

  床底下、窗帘后面、衣柜里都可能藏着可怕的怪兽。只要关灯,或者大人离开房间,它们就会跑出来把自己抓走。

一定不要把“怕黑、怕一个人睡”等同于“胆小、黏人”。

  这个时候,如果你能用孩子的视角去变一个“魔法”,就会看到藏在他内心深处的勇气。

● 对医生的恐惧

  打疫苗、看病吃药,还有看牙医的经历,都会让孩子害怕医生,害怕医院。

  尤其是孩子要打针时,家长一边批评他胆小、没用,一边硬把他拉去打针。

形成条件反射。

  这类经历会让孩子把恐惧和打针、医生紧紧地联系起来,导致以后一进医院,就会本能地产生恐惧心理。

03 用这些方法化解恐惧,培养勇气

  下面给大家分享3个实用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

1、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要给他增加压力

恐惧是一种真实的情绪。

  想象一下有一条蛇正沿着你的身体往上爬,即使它没有毒,你能克制住身体的本能反应,让心跳不要加速,手脚不要冰凉吗?

  如果不可以,我们又凭什么认为一句简单的“胆子大一点,别怕”,就能让孩子变勇敢,不害怕呢?

不是讲道理,

  所以,当孩子出现恐惧的情绪时,我们要做的不是强迫他和陌生人打招呼,或者勇敢打针,而是要

平复情绪。

  这样做,一方面能让孩子和我们产生联结,通过我们的安慰

帮孩子把负责情绪的右脑,同负责语言和理智的左脑整合起来,更好地运作。

  另一方面,说出恐惧的过程,可以

  这个过程有助于孩子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事情的经过,找回理智,战胜恐惧。

听到的和感觉到的是互相矛盾的,

  以打针为例,如果我们只是说“打针不疼,不用害怕”,孩子会觉得他从而对我们产生怀疑,增加对打针的抵触。

  但如果我们客观地描述打针这件事。

  “宝贝,你害怕打针,觉得打针很疼,很吓人对吗?”

  “刚才你打针的时候,是非常疼,还是有一点疼?”

  “是疼了很久,还是1,2,3,数3下就不疼了?”

  “针管里的药流进你的身体的时候,有没有觉得自己变得和超人一样厉害呢?”

  当我们这样和孩子描述打针的细节,以及他的感受时,他对打针这件事的认知就会更全面,幻想出来的恐惧也会一点点地消解,慢慢就能接受打针时的那点疼痛了。

孩子恐惧时,不要回避或者美化这件事,

  所以说,认真地和他聊细节,聊感受,反而能增加他的勇气。

2、用练习的方法增加孩子的掌控感

孩子害怕一些事,往往是因为不了解,

  我们常说“恐惧源于未知”。所以幻想出了很多可怕的细节。

  我们可以用角色扮演(过家家游戏),或者提前“演练”的方式,来让孩子了解细节,增加他的掌控感。

  比如孩子害怕很响的声音,那我们就给他一个鼓,让他轻轻地敲,重重地敲,通过变换力量的大小,来控制音量的大小。这样孩子就对声音有了了解。

  又比如孩子害怕洗头,我们可以给他一个玩偶,让他给娃娃洗一次头。

  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控制洗头的过程,控制水流的大小和方向,对水的恐惧感就会减小。

从被动变为主动,通过不断地重复、演练,来增加他的力量感。

  孩子害怕的很多事情,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

3、运用想象力,为孩子注入勇气

  最后,我们还可以借助想象力,来为孩子注入力量和勇气。

  比如孩子怕黑,怕幻想出来的怪物,我们可以在他的床上放一个他最崇拜的奥特曼来保护他。

假装给它们施一些魔法,来阻止怪物的入侵。

  或者根据孩子的意愿,在床的周围摆一些小汽车或小动物,

点一盏小夜灯,或者喷一些神奇的药水

  还可以在孩子的房间(在喷雾瓶里装一些清水),用它们来驱散怪物。

  这些看似荒诞的方法,却能让孩子感受到真实的力量,让他有勇气去战胜恐惧的事物。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对很多事情的了解会更深入、更全面,慢慢就会知道黑暗中并没有怪物,打针也不过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忍一忍就过去了。

很多童年时期出现的恐惧,到后来都会成为一段回忆。

  只不过,这段回忆是充满责备的灰色,还是有趣又温暖的彩色,就要看我们现在怎么做了。

  文章来源:小样妈

+1

来源:小样妈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