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一种叫“巴克球”的网红玩具吗?
它们有闪亮的外观 多彩的颜色
据说“成人玩可以缓解压力
儿童玩可以开发智力”
其实
所谓“巴克球”
是一种强磁石
每粒直径只有5mm
可以根据爱好组合成各种形状
可你知道吗?
这种玩具对于幼儿却有着致命的危险!
上海一户二宝家庭,父母给7岁的老大购买了一套“巴克球”,两岁的老二一直看着哥哥玩。
几天前晚上,奶奶突然发现二宝正把一颗巴克球往嘴巴里放,还说喉咙里不舒服。奶奶赶紧把她赶快送医。医生给这个小女娃拍了片子。
没想到在小女孩肚子里一共有19颗珠子。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儿外科专家郑珊团队,给孩子做了胃镜,取出了胃里的六颗巴克球。不幸的是,还有一排珠子已经穿出胃壁,到小女孩的肚子里去了。
医生在腹腔镜下发现剩余的珠子一颗连一颗构成一串一端在胃里,另一端在小肠里。孩子肠子和胃里面都被巴克球穿孔了!
医生只好取出珠子后,再把小女娃的胃和小肠补上。万幸的是由于送医及时小女孩已经脱离了危险。
医生介绍,这种巴克球一旦造成胃壁或是肠壁损伤,形成漏洞,就意味着大便等可能会漏到腹腔,导致腹膜炎甚至引发休克。
近年来,类似这样的病例并不少。
·去年9月,江苏镇江4岁女孩小苗8月25日突然腹痛,被送进医院,经医生诊断,小苗患的是急性肺炎、胃肠炎,但经过多次拍片检查后,医生发现其腹部有异物,当晚10点再次拍片时,被确诊为肠梗阻,而起因正是误食巴克球。
·去年12月,苏州一4岁小女孩误吞磁力高出国际标准80倍的磁性玩具“巴克球”,导致肠梗阻、肠穿孔。
·今年8月,温州11岁男童皮皮(化名)因一时好奇,将26颗磁珠塞入尿道,结果磁珠卡在里面,引起尿道的肿痛、流血。
“巴克球”的卖点在于其高磁性,这也正是它的危险之处。由于“巴克球”的磁力高达4000高斯,一颗直径仅几毫米的小球,就能吸起两三枚一元硬币。一旦被误食进入人体后,它们会穿过人体组织互相吸在一起,导致胃肠道穿孔或阻塞,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血液中毒或者死亡。
“如果磁力过大,那么两个磁性小球即便距离很远也很容易吸引在一起。“一旦孩子不慎吸入几个小球,小球在肠道内就会互相吸引,从而聚拢成一个大球,导致胃肠道的阻塞和穿孔,相当危险,”医护人员介绍。
既然危险系数如此之高,商家有无及时提醒家长呢?
在某宝看到,“巴克球”月销量最高的店铺近一个月卖出13061件,评论区很多留言都是写着买回去给孩子玩。
点开几家店铺网页,发现有小字提示:由于“巴克球”属于细微小磁铁颗粒,禁止14周岁(或10周岁、8周岁、6周岁)以下儿童独自使用玩耍,避免孩童误食或者出现其他意外情况。
专家提醒
5岁以下儿童,手和嘴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工具,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购买包括“巴克球”在内的体积太小的玩具,防止误食引发各种疾病。
在孩子还不能自主分辨哪些是玩具,哪些是食物时,一定要避免让孩子接触到太小的玩具。尤其是一些磁力玩具,要特别留意其中的磁铁是否会脱落。
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对于这类对幼儿有明确风险的产品,应该有严格的审批和产品要求,在产品外包装上要有醒目的警示标识,提示低龄幼儿家长不要购买这类玩具。
(原标题:上海两岁女童误吞网红玩具“巴克球”差点没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