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似感冒 孩子出现4种情况须及时就医

产品

2017年04月12日

现在已是4月份,手足口病即将进入高发期,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的可能性升高。去年8月,全球首支手足口疫苗(肠道病毒EV71型疫苗)“登陆”北京。专家指出,面对传染力强的嚣张病毒,打了疫苗并非就能高枕无忧;家长还需注意与感冒区分,出现特殊症状及时送医。

疫苗不能实现“百分百防护”

手足口病又叫“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为肠道病毒感染,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以及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一般会通过密切接触、空气飞沫以及小孩的唾液和粪便等方式进行传播,5月至7月发病率最高。儿童接触病人后80%以上都会发病,3岁以下的幼儿最容易感染。

据了解,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当前的手足口病EV71疫苗只能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等,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此外,同其他疫苗一样,接种EV71疫苗不一定产生百分之百的保护效果。现阶段EV71疫苗以第二类疫苗的形式推广应用,按照“知情、自愿、自费”原则选择接种。

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体,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以,接种EV71疫苗可以降低孩子感染重症的几率,但是要把手足口病拒之门外,家长绝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疫苗上。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类似感冒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的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早发现是关键,家长一定要分清手足口病和感冒的区别。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3至6天,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情况可持续4-5天。

手足口病和感冒均有发热症状,手足口多为38摄氏度,同时,感冒会有咳嗽、流鼻涕的症状,部分手足口病的宝宝也会发生;但是,手足口病的患儿会发生流口水、起红色疱疹,感冒则不会有这类症状。

提醒家长

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时必须及时就医:

1.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表现为体温(腋温)大于39℃。

2.神经系统:表现为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无力、惊跳、肢体抖动、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3.呼吸异常:表现为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4.循环功能障碍:表现为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

流行期应注意皮肤口腔异常

预防手足口病,平时需注意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疾病高发期孩子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流行期家长应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此外,手足口病在症状消失后仍可具有传染性,所以如果宝宝一旦患上了手足口病,建议宝宝症状消失一周后过了隔离期再去上学或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1

来源: 作者:张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