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深受孩子喜爱的旋转玩具或暗藏危险

产品

2017年01月25日

 

不少粑粑麻麻们给自家宝贝购买玩具时,可能更多考虑的是外观、价格以及好不好玩等因素,往往容易忽略玩具的安全性。

港真,这种“坏习惯”得改哦!

不注意细节,宝贝可能会受伤的。

这不,最新风险监测结果显示,深受孩子喜爱的旋转玩具,有的自带“暗器”,可能割破小孩皮肤、甚至扎伤眼睛。

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来看详细的风险监测情况。

日前,针对旋转玩具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碎片飞溅扎伤和锐边或尖端割伤风险,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广东省质监局风险监测中心)联合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开展了一次旋转玩具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22日以“危险的旋转玩具”为题专门对此进行了深度报道。

碎片可造成伤害严重

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的项目组通过实体店和网络渠道,先后两次从市场上采集76批次陀螺和16批次拉哨这两种最常见的旋转玩具样品,模拟儿童使用旋转玩具时的各种实际场景,开展实验室风险验证试验。

结果表明

10.53%(8/76)的陀螺玩具样品在撞击试验中产生碎片,9.21%(7/76)的陀螺玩具样品在可靠性测试中检测出有锐边和尖端,能割破模拟人体皮肤。

31.25%(5/16)的拉哨玩具样品在跌落试验中产生碎片,33.33%拉哨玩具样品在可靠性测试中检测出有锐边和尖端,能割破模拟人体皮肤。

且经过风险验证测试存在危险的样品大多是无厂家确认或厂家信息的“三无产品”。

经过反复模拟试验,参照GB/T 22760—2008《消费品安全评估通则》,综合伤害发生的总体概率和严重程度分析,风险评估专家认为,陀螺和拉哨旋转中碎片飞溅伤及眼和面部造成的伤害严重程度可以达到严重等级甚至非常严重等级,相关风险处于“中等”风险。

已发生多起真实案例

根据省标准化院采集到的伤害事故案例也显示,目前已发生多起旋转玩具伤害儿童和成人的事件,其中对儿童眼睛造成的伤害较为严重。

而旋转玩具由于其结构轻巧、休闲娱乐性强,已深受大部分儿童和年轻人的青睐。故此,这样的风险不容忽视。

风险源来自哪里?

通过对以往旋转玩具造成的不少伤害案例分析发现,旋转玩具存在的风险源主要有两方面:

旋转玩具在使用中尤其是经过频繁碰撞、跌落后,可能破裂产生碎片,玩具高速运转时飞出的碎片可能溅到围观的儿童面部,扎伤眼睛和皮肤;

陀螺本身带有的锐边和尖端,或是碰撞、跌落后产生的锐边和尖端,若在高速旋转中不慎被儿童触碰,可能割伤手,若在非正常玩耍或失控情况下整个陀螺可能打到人体,导致较为严重的割伤。

 

既然如此,各相关方自然要“做嘢”啦~~

企业

目前的国家玩具标准中,没有针对陀螺、拉哨等旋转玩具在高速旋转和反复跌落、碰撞情况下的可靠性及锐边作出针对性要求。而欧美的玩具标准以及国际标准也均未对旋转玩具做出特别要求。标准规范的缺失,导致产品质量的市场监管方面存在不足。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也没有主动考虑可能存在的相关安全风险,导致部分产品边缘粗糙,风险进一步加大。

为避免产品伤害事故的发生,企业要主动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题责任,重视旋转玩具的锐利边缘及破碎等安全隐患,改进产品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玩具产品安全,做到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

监管部门

质量监管部门会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发布旋转玩具风险警示提醒消费者,及时查处假冒伪劣玩具产品,并通过召回、推动标准的制修订等措施来完善质量监管。省标准化研究院已根据此次风险监测结果,通过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提交了旋转玩具的标准修订草案。

消费者

家长在为孩子选购玩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旋转玩具,对于无CCC强制性产品认证标识、无品牌型号、无生产厂家、无警示说明标识的产品,不要购买。尤其是在电商平台购买时,应选择产品信息完整的产品,核查企业CCC认证标识。

现场选购时应仔细检查玩具的外表面,如存在明显的锐边,不要购买。

家长要负起看护职责,不允许孩子使用“三无”拉哨等高危玩具,合格的旋转玩具在使用过程中若因碰撞等产生碎片和锐边,也须停止使用,防止割划伤或进一步产生碎片。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加强儿童日常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主动预防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发现问题玩具产品,可向质监、工商部门举报。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