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各种急产频现 经产妇有反应赶快去医院

产品

2016年12月28日

昨日上午7时59分,刘女士在柳州市二空妇产医院顺利诞下了二儿子。这一刻,她的丈夫覃先生终于长舒一口气,并给今报打来电话,希望替他感谢那些为他们奔忙、助母子平安的人。

为急产妇开绿色通道

昨日清晨6时许,家住柳江县基隆开发区的刘女士突然感觉腹痛,知道自己要分娩了,立即给半小时前出门的丈夫打电话,并准备衣物叫家人开车送她去医院待产。半小时后,覃先生在路上与妻子会合直奔医院。7时30分许,车子进入柳邕路新风路口时,正值上班高峰期,天又下着雨,堵车了。曾经做过消防战士的覃先生一看妻子脸色不对,这又是第二胎,深知此刻须分秒必争,立即向路口值勤的交警求助。

当时值勤的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柳南大队秩序中队长伍有斌接到求助后,马上启动危重病人应急预案,从新风路口至最近的二空妇产医院之间路段,为产妇的车辆疏通车道,不到10分钟即抵达二空妇产医院。

此时,提前上班的二空妇产医院副院长骆雯看到刘女士捧着肚子从车上下来,知道是一位急产妇,马上呼叫医护人员,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将刘女士直送四楼产房,刚准备好产床,宝宝就娩出了。

二孩“路生”、“家生”频现

“像刘女士这样的急产妇太多了,每个月至少要遇上两三个。”二空妇产医院总护士长刘丽说,他们还遇到过比刘女士生得更急的妈妈。三个月前,一位二孩妈妈进到医院大门时就已经走不动了,医护人员立即去扶着她,想送上产房,最终实在是忍不住,大家在电梯里为她接生。

宝宝生在出租车上、家里的现象也日益增多。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副主任吴宇碧说,就在两个月前,家住柳太路的一位产妇向他们呼救,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时,宝宝已经娩出。还有的则是家属正在打着急救电话,那边已经听到婴儿啼哭的声音了……

吴宇碧介绍说,去年下半年以来,这种来不及进医院,把宝宝生在路上、生在家里的急产妇,在县、乡、村更为明显。柳州市已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所的医师培训,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来应对这类情况发生。

经产妇有“动静”速去医院

为什么把宝宝生在去医院的路上或者家里的,多是经产妇?刘丽说,这主要是生过孩子的妈妈们“吃老本”、“心不急”所至。一般的二孩妈妈会认为自己有过生产经验,不着急,有了腹痛后还要吃好东西、洗好澡再去医院,须不知此时正是分秒必争的时候。

吴宇碧分析说,那些“路生”、“家生”的母亲们往往是没有按时产检、对分娩知识相对缺乏的人群。一般初产妇从出现腹痛、腰胀等分娩先兆,很少在三四个小时以内分娩,但生过孩子的经产妇,很多的产程都在三个小时以内。因此经产妇只要出现腰胀、不适等症状,就要往医院赶了。特别是在城市的,要将路上堵车等问题考虑在内,因为急产对母婴健康都会增加危险。

71 +1

来源: 作者:王孟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