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高龄产妇患妊娠高血压 导致超早产儿出生

产品

2016年11月22日

 

出生只有27周大、1斤重的超早产儿清清(化名),在东华医院新生儿科住了4个月后,上周五终于出院了,体重增加到4斤2两,各方面指标也正常。

“她妈妈妊娠高血压导致早产,刚出生时那么一丁点,当时很担心救过来也有后遗症,曾想过放弃,但抱着孩子时,她呼吸微弱,微睁眼看了我一下,心里很触动,决定尽一切努力去救她。”清清的爸爸易先生昨天表示,出院几天,清清吃喝拉撒都正常,希望她能健康成长。

东华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张志刚说,清清是他们收治的体重最低的超早产儿,二孩放开后,高龄高危产妇增加,下半年以来新生儿科早产儿也随之增加,占了新生儿科住院宝宝一大半,每个月都有过百个,准妈妈要定期产检,预防早产。

高龄妈妈生下1斤超早产儿

张志刚说,像清清这样的超低体重、超早产新生儿很罕见,幸运的是,清清最后能够康复出院,“这种超低体重儿全市都很罕见,我们科室还是在四年前曾收治过一个25周大、1.2斤的早产儿,当时也是康复出院。”

清清妈妈伍女士今年36岁,清清是她的第二个孩子,属于二孩高龄产妇,大儿子已经12岁了。

清清爸爸易先生说,怀上清清产检时,伍女士就被检出妊娠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一种妊娠期特发疾病)。

今年7月17日,怀孕27周的伍女士产检发现羊水少、脐带绕颈等症状,紧急剖宫产下只有1斤重的清清。

超早产、超低体重的清清出生时健康状况很糟糕,呼吸微弱,马上送往新生儿科抢救。

东华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张志刚说,清清随后被诊断出几种疾病:超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超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轻度窒息。

4个月抢救治疗长到4斤多康复出院

“胎龄太小,体重轻,多脏器都没发育完全,治疗难度很大,费用高。”张志刚说,对于超低体重的早产儿,除了幸运康复出院,还有救治无效或者留下各种后遗症等可能,很多家长都很纠结要不要放弃,清清家长开始担心孩子救不活、有后遗症,也曾犹豫过,但很快决定全力救治孩子。

张志刚介绍,早产儿肺部发育不全,清清首先要过的是呼吸关,从出娘胎以后两个月,清清都依靠呼吸机,后来自主呼吸才渐渐好转。其次营养关,清清胃肠功能也没发育好,非常脆弱,出生后一个月完全靠静脉营养支持,1个月后才开始喂奶。最后是感染关,这是早产儿的一大难关,清清很幸运,住院四个月没有出现感染情况。

清清在新生儿科住了4个月,到11月18日才康复出院,体重4斤二两,比出生时重了三斤二两,期间多次检查颅脑等脏器均没发现异样,呼吸、吃奶、大小便、心肺功能均正常,生命体征平稳,达到了出院标准。

清清爸爸易先生昨天告诉记者,清清出院回家好几天,目前吃喝拉撒比较正常,每天喝母乳,食量也越来越大,每天能喝四五百毫升左右。

 

家属说

担心后遗症纠结过要放弃

最后决定尽全力救女儿

“孩子出来后,看到这么小,大脑一片空白,不知怎么面对,当时有一刹那犹豫要不要救治,主要是担心孩子有后遗症,但抱着孩子时,她呼吸微弱,微睁眼看了我一下,当时心里很触动,我就决定尽一切努力去救她。”昨日,易先生跟记者分享了他的心路历程,希望给其他早产儿父母更多信心,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要放弃。

易先生坦言,他也明白,孩子体重这么低,康复的可能性也低,他还上网找过类似超低体重儿救治案例,“ 我们后来上网看了下新闻,发现其他地方有这么低体重的早产儿,也救活治愈了,我们也看到了希望。”

幸运的是,孩子最后康复出院了,“现在我们只希望好好照顾她,她能健康长大。”

提醒

下半年早产儿增加新生儿科大半是早产儿

昨日,记者走访了东华医院新生儿科,虽然像清清这样27周大、一斤重的超早产儿罕见,但两三斤的早产儿真不少。

“这个早产儿27周大,只有1斤7两,这个只有两斤多,这个才三斤。”东华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杨文华介绍,在新生儿科住院的,大半是早产儿,每个月住院新生儿180~190人次,早产儿超过了100人。

张志刚介绍,37周之前出生的都是早产儿,今年二孩政策开放以来,高龄孕妇高危因素增加,下半年住院的早产儿特别多,以前新生儿科日均住院婴儿30多个,现在日均住院婴儿有50多个,早产儿占了大半,多是28~32周出生,体重两三斤的最常见,三斤以下的也不少,不乏27周以下的超早产儿,体重不过一两斤,“今年以来,我们收治3斤以下早产儿就接近50个,两斤以下的也有9个。”

高龄孕妇容易早产 妊娠高血压特别要注意

张志刚说,从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来看,多因为妈妈怀孕时有妊娠高血压等高危因素,“很多都是生二孩的妈妈,妊娠高血压导致早产是最常见的,有的产妇血压控制得不好,有的不定期产检,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妊娠高血压,定期产检,发现高危因素,及时控制治疗,对预防早产很重要。”

对此,东华医院产科主任石静也有同感, “二孩时代,高龄产妇增加,妊娠高危因素也增加,早产儿也增多。”

石静也提醒,定期产检对于降低早产风险尤为重要,“产检评估发现有高危因素或早产征兆,我们可以及时治疗控制,通过保胎尽量让小孩在妈妈肚子里待久一点,降低出生以后的风险,即使无法控制,我们也能及时促进胎儿成熟,提高早产儿出生后的生存能力。”

141 +1

来源:邓文燕 作者:祝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