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配方奶粉是给正在生长发育的宝宝食用的,为宝宝提供成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相信各位宝爸宝妈在选购奶粉时一定会对各种品牌的产品进行对比,看着各种营养素的专业名词、复杂的数字和单位瞬间懵圈了。那么,我们何不捋一捋配料表呢?
一看生产工艺
目前奶粉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干法和湿法。判别奶粉采用的是湿法还是干法工艺,最简单的就是查看奶粉外包装上的配料表。如果表上第一个写得生牛乳或鲜牛奶是湿法工艺。反之配料表里写有优质奶粉、脱脂奶粉、奶粉就是干法工艺。这两种技术加工后的奶粉在色泽、密度上有一定区别,各有利弊。此前“食悟”也曾报道过《作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原料,鲜奶为何完胜复原乳》,文章里详细说明了两者的利弊。
二看营养分类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10)适用于0-1岁婴儿食用的配方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适用于6个月-3岁婴幼儿食用的配方食品这两个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必须添加的成分及含量,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基础营养素。国标中还给规定了部分可添加成分的添加范围,其中胆碱、牛磺酸、肌醇、左旋肉碱等成分都是可添加但非必须添加的成分。不少婴儿奶粉会添加一些有利于宝宝生长发育的营养素,如DHA、AA、益生菌等。
其中婴儿配方食品标准中还特别提到:对于乳基婴儿配方食品,首选碳水化合物应为乳糖、乳糖和葡萄糖聚合物。只有经过预糊化后的淀粉才可以加入到婴儿配方食品中,不得使用果糖。
三看各营养成分含量
奶粉的配料表是由各种原料名称组成,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原料的排列顺序是随机的。各种配料的排列顺序隐藏着另一个信息:原料的添加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配料表中各种配料应按照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照递减顺序排列。”
最后还要看成分的比例
配方奶粉中的营养成分并非越多越好、含量越高越好。在选购奶粉时,以下比例你要好好算一算。
1、DHA(对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ARA(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DHA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DHA反而会抑制ARA的吸收,DHA:ARA约为1:1.5—1:2.0的配比最为理想 。我国配方食品标准中明确规定,DHA含量必须低于总脂肪酸的0.5%。
2、α-亚麻酸/亚油酸。宝宝满周岁以后,完全可通过自身酶的作用,将α-亚麻酸和亚油酸转化成足量的DHA/ARA。因此,幼儿配方奶粉(1岁以上宝宝适用)的DHA/ARA量反而比1、2段少,但必须要有充足α-亚麻酸和亚油酸,两者比例约为1:(5-15)。
3、乳清蛋白/酪蛋白。蛋白质主要由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组成,乳清蛋白营养价值高、易消化,酪蛋白分子大、难消化。母乳中乳清蛋白:酪蛋白约为60:40,因此配方奶粉也应接近这一比例,或者乳清蛋白含量更多。
4、钙磷比。母乳的钙磷比例约为2:1,因而钙的吸收率高;而鲜奶的钙磷比例为1.2:1,钙吸收率低,婴儿不宜饮用。选择配方奶粉,其钙磷比例应尽量接近2:1,以达到营养的充分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