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某大商场内的童装销售区
少数产品已开始执行去年出台的新标准
给孩子买服装,到底该看什么标准?有的说,要注意标牌上是否写着“100%棉”;有的说,尽量不挑选颜色过于艳丽的,因为染料多了,对孩子健康有影响……
对于如何给孩子挑选服装,不少家长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一些80后父母表示,如果从网店购买,一定要多看商品评价。
如何才能买到合格的童装呢?记者近日了解到,在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我国首个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实施。接下来,要买童装的市民请认准新标准。
童装新国标“六一”起实施
为持续提高婴幼儿和儿童纺织产品的安全质量,国家标准委在发布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又出台强制性国家标准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该标准2015年5月26日正式发布,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童装)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实施过渡期为两年。2016年6月1日前生产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允许在市场上继续销售至2018年5月31日。
新国标要求婴幼儿及7岁以下儿童服装头颈部不允许存在任何绳带;而在纺织附件(如纽扣、拉链等)问题上,则要求附件应具有一定抗拉强力,且不应存在锐利尖端和边缘。新国标还规定,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包装中不应使用金属针等锐利物,产品不允许残留金属针等锐利物,同时,对于缝制在可贴身穿着的婴幼儿服装上的耐久性标签,应置于不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位置。新标准还增加了6种增塑剂和铅、镉两种重金属的限量要求,同时对燃烧性能也有所规定。
据了解,新标准还根据安全要求的不同,将童装安全技术类别分为A、B、C三类,A类最佳,B类次之,C类是基本要求。婴幼儿纺织产品(适用于<36个月范围=应符合A类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适用于3~14岁儿童)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则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儿童服装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A类、B类还是C类,婴幼儿纺织品应在标签上加注“婴幼儿用品”字样。
多数家长挑选童装看样式品牌
记者近日走访了市区多家童装店了解到,由于标准还没有实施,大部分儿童服装执行的还是2010年发布的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但有少数产品已经开始执行去年出台的新标准。
雅堂街是市区童装店较为集中的区域,不少家长都会选择到这里来挑选服装。记者就童装新国标随机采访了7名市民,他们均表示不知晓。“最好是全棉,摸起来比较舒服,款式如果也比较满意,那我就买了。”在一家童装店内,市民张女士说,自己即使看标牌,更多的也是为了看面料的成分,“如果是大品牌或者已经熟悉的店,我们更不会去注意这些。”
不过,也有市民就是来买符合新国标的童装。“夏装还好,款式比较简单,这边的几家店铺,衣服上基本都没有绳带,但是去年冬天来买过的几件冬装,上面都有一些绳带,接下来再买时要注意了。”市民陈帅说,“不过今天走下来,还没看到有新国标的童装。”
“生产厂家会定期更新,至于什么标准,还得看他们。”一家在雅堂街上经营童装店的店主告诉记者,与多数顾客一样,自己在进货时很少关注标牌,更多的还是根据多年进货的经验以及对供货方的熟悉程度,“店里有不少老客有时候还会发一些童装样式,让我在进货时留意。”
“虽然有过渡期,但下一步进货时,我肯定要进符合新国标的产品了。”该店主说,当新国标实施后,自己将多做促销,及时更新店内童装,“家长都是希望给孩子买最好的,如果不符合新国标,恐怕会没销路。”
买童装千万别只看“颜值”
记者发现,在市区不少销售童装的店铺中,还有不少是进口童装,价格比其他童装更贵。一家销售进口童装的店主告诉记者,店内的服装很多是从韩国、日本托人代购的,无论是品质还是样式都很好,虽然不便宜,但是不少家长冲着“进口”二字,都会大方地打开钱包。
不过记者在部分童装上发现,有的标牌上并没有通过检验检疫部门检查的合格标志,有的甚至没有标牌。对于这些问题,该店主并未回应。
“你放心,童装新国标肯定还是我这些衣服的标准高些。”该店主说。
那么新实施的童装新国标到底有多严?市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国内第一部专门针对婴童纺织产品的强制性标准,新标准充分吸收并借鉴了发达国家有关婴童纺织产品安全性的技术法规要求,其严格程度已经超越发达国家标准。其中,对绳带、机械等安全隐患不合理设计的规定填补了我国标准空白;在化学安全方面增加了6种增塑剂以及铅、镉两种重金属的限量要求,已严于美国相关标准;对绳带及化学安全方面的要求也超过了日本、韩国等国家标准。
市检验检疫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根据之前检测结果,童装安全健康项目达不到强制性标准要求的情况主要有:甲醛含量超标、PH值不达标、产品成分标识与实测不符、色牢度不达标、绳索和拉带不符合标准要求、外观质量有缺陷等。虽然新标准规定的内容有点抽象,但家长千万别不把标准当回事,因为新标准对童装安全性的提升非常大,从下个月起,买童装要认准新标准号“GB31701-2015”。
市检验检疫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童装是否符合新国标更多地体现在标牌上,但并不排除一些企业存在造假行为,所以市民在选购童装时,无论是否进口,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看标签。正规品牌服装的标签上应标注以下信息:商标、中文厂名和厂址、型号及规格尺寸、面料(包括里料及填充物)的纤维含量及其百分比、洗涤说明或洗涤标识、合格证书(上面应标有产品的质量等级)、产品的标准代号等。
二是闻气味。闻服装是否有发霉、汽油或煤油等异味。如果有且气味浓重,则可断定其化学药剂残留过量,不宜购买。
三是摸材质。尽量选择全棉或真丝面料,因为这样的面料具有柔软、透气、吸湿等特点,穿在身上感觉舒适,不要选择化学纤维面料的服装,如涤纶、锦纶等,因为这些面料的透气性差,不利于汗液挥发,孩子穿着后容易引发皮肤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