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是儿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童鞋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但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很多追求时尚的家长给孩子选鞋时,也偏爱“潮”鞋,而市场上童鞋大多颜色鲜艳,设计上甚至倾向“成人化”。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买童鞋还是应该以舒适为主,最好选平底鞋更利于孩子足部发育和身体健康。
“潮”鞋颜色亮饰物多
笔者在市区某童装店内看到,一位小女孩正在试鞋,旁边的妈妈简单地把鞋子套到孩子脚上试试,至于鞋底耐不耐磨、鞋跟高度怎样、透不透气这些问题,她都没向店员咨询。“给小孩穿的,我还是会到实体店试穿之后再买,如果在网上买,会担心产品质量没保障。”这位妈妈说,给孩子买鞋,主要看鞋子合不合脚,再看设计够不够潮,孩子会不会喜欢。
笔者发现,不少家长给孩子选鞋时都偏爱“潮”鞋,让孩子穿得像个小大人。而商场里,童鞋大多颜色鲜艳,有的鞋面还有一些小装饰物,如亮片、小珠、水钻等。耀达百货杨经理也表示:“宝宝买鞋主要以舒适度为主,而小女孩大多选择颜色鲜艳,款式漂亮的鞋子,女孩更加注重美观,粉色、蝴蝶结都是她们喜欢的元素,家长也乐意为孩子买单。”
除了款式新颖,颜色亮丽,不少童鞋倾向“成人化”。笔者在一家童鞋店看到,有的休闲鞋鞋底足有近3厘米厚,用手一折,非常柔软。柜上还摆着几双增高女童鞋,设计像是成人鞋的缩小版,有的跟高约有3厘米,看上去非常漂亮。
营业员告诉笔者,不少家长选鞋子都先看尺码对不对、合不合脚、透不透气,再就是看设计、图案好不好,鞋底够软够厚也是考虑的重点。此外,一些小女孩喜欢有点跟的童鞋,一般只要合脚,家长也会毫不犹豫地买单。
童鞋好坏关系身体健康
“买童鞋还是应该以舒适为主。”耀达百货杨经理建议,家长应该到商场专柜或品牌店为孩子购买有质量保障的鞋子。
给宝宝选鞋子时,应考虑装饰物牢度。如果鞋子上的装饰物不牢,宝宝出于本能或是因为好奇,极有可能用手去拉扯鞋品上的装饰性小附件或金属配件,而尺寸过小的附件在扯掉后极易被放入口中误吞,导致窒息等危险事件的发生。此外,也不要选择颜色过于鲜艳的童鞋,因为可能会有铅含量超标等风险,如果孩子脚面长期与重金属超标的鞋接触,会破坏或减弱智力和中枢神经功能,伤害肺、肾、肝等。
另外,儿童最好选平底鞋。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买一些偏成人款的鞋子,有的还会给孩子买带跟的鞋,这其实不利于孩子足部发育。特别是一些扁平足患儿,穿平底鞋比穿带跟的鞋行走能力更强。
部分童鞋的有效跟高不达标,会对孩子的骨骼发育易造成不良影响。据了解,儿童的脚部处于发育阶段,骨骼尚未定型,过于平坦的鞋底对足弓的发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过高的鞋跟也会使儿童各骨骼、关节等承受额外的力量,影响腿部关节的发育,且4岁前小孩子大多会有足尖步态的习惯,而穿着高跟鞋会阻碍小孩培养正确步姿。
还有一些鞋底的硬度及耐磨性不达标,这样的鞋子穿着中会导致鞋子磨损严重甚至磨透,容易造成摔伤或关节扭伤。此外,太硬太厚的鞋底不利于鞋底的弯折,影响孩子行走;但过软的鞋底不能给脚掌足够的支撑,易使儿童产生疲劳感,还容易扭到脚,同时还可能影响腿部肌肉及骨骼生长发育,甚至导致脊椎生理曲线变形。
选鞋应重安全轻“颜值”
对于儿童鞋,国家曾先后出台了《布面童胶鞋》《儿童鞋安全技术规范》《儿童旅游鞋》《儿童皮鞋》等强制性标准。在技术要求中对各种造成或可能造成儿童伤害的因素进行了规范,特别强调童鞋在物理机械安全性能和限量物质两方面的安全性。对童鞋钉尖、断针、可触及的锐利尖端和边缘、钢勾心、鞋底硬度提出了相应要求,并提出有效跟高要求以免童鞋成人化影响其骨骼发育。同时,对有害化学物质、异味等作出了相关要求及限量规定。
业内人士介绍,家长不能光看鞋的“颜值”和宝宝的喜好,应从其安全性能等角度考虑。总的来说,儿童鞋跟高最好不要大于2公分,尽量不要选择有潜在危险装饰物的鞋子。此外,异味大的鞋子不要买,买之前注意看看鞋子的质检报告,看是否有有害物质超标情况。在童鞋制作中,会使用胶水,其中会含有甲醛,所以胶水味重的鞋子不要买。有的商家会拿香水来遮盖胶水味,因此,香水味太浓的也不好。鞋子买回家后,最好在通风透气处放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