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人皮面具”可以让你瞬间“变脸”。近来,我国警方破获的多起案件显示,原本用来娱乐消遣的“人皮面具”屡次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干扰破案的一种手段。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假面具产品在互联网上销售火爆,与其配套的化装教程也唾手可得。按照现行法规,包含犯罪风险的“人皮面具”只属于玩具范畴。
记者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人皮面具”后,可立即显示一些专门销售“人皮面具”的网站。在淘宝网等电子商务网站,尽管“人皮面具”已作为敏感词被屏蔽,但仍有不少店主打着“仿真面具”的幌子销售此类产品。
据客服人员介绍,他们销售的“人皮面具”仿真度达到95%以上,戴上后还可以正常说话、吃饭,几乎跟没戴面具一样。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陈世伟说,“人皮面具”目前属于玩具范畴,而我国禁止销售的玩具只有两种:具有杀伤力的枪支弹药和威胁人体健康的玩具。
公安机关建议,必须对仿真“人皮面具”的生产、销售加强管理。然而,按照现行法律法规,潜藏巨大危害性的“人皮面具”却并未超出法定售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