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变冷,室内儿童游乐场以其温暖舒适、游玩项目多、益智开发、方便购物等诸多优势,自然成了家长们的首选。很多带孩子游玩的家长认为把孩子放在室内游乐场自己就可以省心暂时放松一下。但是,近日记者在走访郑州市区设在商场超市、公园、早教机构的部分室内儿童游乐场时发现,不少游乐场所卫生消毒状况堪忧,部分游乐设施还存在安全隐患。
卫生消毒及安全状况堪忧
“周末去大润发逛超市,路过一楼的儿童游乐场,孩子哭闹着要去玩,就带他去了一次,晚上回家洗澡发现孩子身上起了很多小红疙瘩,经检查,原来是过敏了。”郑州市民周莉对记者讲起儿子在游乐场的一次经历。她说虽然孩子玩得很开心,价格也不贵,玩一次30元,办卡的话150元10次,但是没想到回家就发现孩子过敏了,将近一个月了,再没有带她去过,担心去了再出什么问题。
10月19日上午,记者在郑州市紫荆山路的超市一楼的儿童游乐场看到,正在场区内玩耍的孩子们很多,孩子们的鞋子散乱地放着,有的家长没有脱鞋就进入了场区。记者询问他们的消毒情况怎样,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都消毒三次,早、中、晚。”但是记者询问用的什么消毒水的时候,该名工作人员回答不上来,另一位工作人员说是公司配送的消毒水,具体是什么也说不上来。
当日,记者在位于郑州市航海路上一家大型商场二楼的儿童会馆看到,在前台位置,拖把、扫把、瓶子散落一地,不大的场地有将近20个小朋友游玩,记者看到旋转的椰子树上已经不再是彩色的,上面蒙着一层灰黑油腻的颜色。“刚开业时办的卡,那时候可干净,后来发现越来越脏了,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清理的。”坐在一边的李阿姨说自己经常带小孙女过来,说起来卫生状况就一直抱怨。
此外,儿童游乐场所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
10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航海路上的一家早教机构二楼的儿童会所,带孩子过来玩耍的刘华一直盯着一岁多的儿子,“这里面的电动玩具很少,算是比较安全的了,但是里面有一个叫攀爬坡的项目比较危险,跟滑梯组合连在一起的,孩子们钻过来之后的终点就是这儿,有一定的高度跟倾斜度,他们很容易就直接栽下来了。”刘华说来游乐场玩耍的孩子都是三四岁以下的,缺乏自主判断能力,所以孩子一玩这个她就比较警惕。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家长都默认游乐场比较安全,孩子自己玩的时候,通常坐一边休息。“邻居的孩子在人民公园的一个游乐场玩,孩子坐碰碰车时腰带没有扣紧,结果从车上摔了下来,额头都磕流血了。”郑州市民赵亚楠说,一般电动的玩具孩子比较喜欢,但是通常也是安全隐患最多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好检查,不能都指望那里的工作人员。
监管“盲区”问题多
“孩子们喜欢玩,也没有考虑那么多,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很多带孩子去游乐场玩的家长多数持这样的态度,对于一些安全隐患及卫生消毒状况并不是很清楚。而一个在某商场工作多年的保洁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说是一天消毒三次,其实都是拿拖把或者毛巾擦一下,最多就是看着不脏,因为消毒卫生什么的,也没有人把关,就都不甚重视。
记者致电郑州质监局,询问室内游乐场是否属于其监管部门,该办公室樊主任说,质监局只负责一些诸如摩天轮之类的特种设备监管,室内儿童游乐场所并非在其监管范围内,这样的场所应该是归超市或者商场等主管单位负责。
随后记者采访郑州市卫生监督局监督二科,工作人员刘女士坦言卫生监督局不负责儿童游乐场的卫生质量监测监管,但是对于儿童游乐场所在的超市、商场直接监管,日常主要监管超市或者商场的空气质量、公共用具的卫生等。
儿童游乐场除了缺乏监管之外,另一个问题就是缺乏行业标准,有业内人士坦言,目前,大型游乐设施有国家安全标准,而小型儿童游乐设施无论是服务还是设施安全都没有标准。“游玩人数、时间的限定、看护人员的素质、看护人员与游玩人员的配比、儿童进出场所时的消毒措施、游乐场所设施清洁消毒制度以及哪些项目需要家长就近看护等问题,都需要通过标准予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