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游泳圈游泳圈只是水上玩具 无法救生

产品

2013年07月31日

游泳圈 属水上玩具,重量轻、易破损、易漏气、抗压能力差、易爆裂。塑料表面遇水湿滑,难抓握。

游泳圈 属水上玩具,重量轻、易破损、易漏气、抗压能力差、易爆裂。塑料表面遇水湿滑,难抓握。

救生圈 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制造工艺复杂,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

救生圈 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制造工艺复杂,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

如何选购游泳圈

看 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安全警示语等是否齐全。

摸 要挑选圈体材料有一定厚度的、接缝处平滑的,劣质塑料材质会导致破损、漏气、爆裂等。

闻 不要购买圈体材料有异味的,劣质的游泳圈产品甲醛等化学成分含量过高,易令皮肤过敏。

发票 购买时应注意索要并保存发票,以便日后维权。

7月24日,南宁市民陈女士带着7岁的儿子去游泳时,尽管儿子穿着儿童救生衣,但入水后却依然沉下了水;7月1日,一对情侣在北海银滩浴场深水区遇险,原来,他们使用的塑料充气游泳圈漏气了……对此,专家表示:游泳圈救生圈,仅仅属于水上玩具!

记者调查更发现,市场上销售的儿童游泳圈、充气救生衣种类繁多,但不少是“三无”产品。业内人士称,这些儿童救生衣、游泳圈实际上只是水上玩具,不能拿来“救生”;质量低劣的救生衣、游泳圈甚至可能夺去游泳者性命。

救生衣在深水区无效?

24日晚,南宁市的陈女士带着儿子到小区附近的游泳池游泳。因孩子不识水性,在下水前,陈女士让儿子穿上了前几天刚买的儿童救生衣。

孩子在浅水区玩了一会,陈女士便试着带孩子到泳池略深处“试验”。“孩子一下就沉了,幸好我在旁边拉住。”陈女士说,卖救生衣的人信誓旦旦地保证“能浮起8岁小孩”,庆幸自己没轻信店老板的话。

家长买游泳圈多凭手感

游泳圈在很多人的概念里都被叫作“救生圈”。可如此“救生圈”竟暗藏致命隐患?29日,记者对南京销售市场进行了探访,在南京河西的苏宁小商品市场里挂着各种造型的游泳圈,总体以充气式为主。记者看到,消费者大多只是摸摸游泳圈的厚薄,凭手感选一个“结实”的。

在市场里,最多见的游泳圈主要有几种:一种是双层游泳圈,就是普通的游泳圈上表面又增加了一些小气囊。摊位老板介绍,如果小气囊被戳破漏气,里面的另一层还可以使用,“很安全”。这种游泳圈售价在15-25元之间,但摸上去质地比较软薄。另一种类似救生衣、边缘用塑料扣卡口固定的游泳辅助产品,里面也是充气的,价格一般在25元左右。此外还有一些供宝宝使用的水上玩具,比如外表做成鸭子等动物造型、有两个孔可以伸腿的游泳圈,水球等等;还有套在胳膊上的。

泳圈“非救生工具”

随后,记者来到南京五台山体育中心。刚进游泳馆就看见一家出售游泳用具的商店,商店游泳圈的种类并不多。“游泳圈50元一个,质量有保障。”销售员随便拿起放在角落里为数不多的游泳圈中的一个,向记者推销。“这是双层游泳圈,外面破了一层,里面一层还能用,很实惠,游泳时使用它会比普通游泳圈要安全得多。”

记者拿起一个大号游泳圈观察:泳圈上印着上海的厂商、厂址、两年的保质期和安全警示标语“非救生工具,请家长在旁监护使用!”但并无材质、出产日期等相关信息。

警告大多数都是外文

接着,记者又走访了应天大街上的一家运动超市,在这里同样有卖花色多样的游泳圈、儿童使用的游泳座椅、游泳时休息的水上坐床以及手臂圈等。记者看到,产品上都印着“本产品可用于儿童能自行立足的水深区域,且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的警示标语。

再仔细看下,货架上销售的游泳圈都有透明的外包装,写着详细介绍,“本产品是游泳教学用助浮工具”、“可以帮助熟悉水性”等。所有产品的透明外包装都印有“该装备无法防止溺水,必须在专人监护下使用”的警告。但最大的问题是,绝大多数都是使用外文,只有少数游泳圈上会用中文标明产品的材质、厂名、厂址等重要信息。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