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央视的315晚会对“田婆婆洗灸堂”进行了曝光报道。昨日,工商、食药监、卫生等执法部门在对“成都市祥云田婆婆洗灸堂有限公司”调查发现:洗灸店和其产品制造商均涉嫌“超许可范围经营”。
“田婆婆洗灸堂”负责人表示,西昌小孩周子礴的病是否和他们有关系,目前司法鉴定结果还没出来。
昨日中午,成都商报记者来到位于三官堂街的“田婆婆洗灸堂”,大门紧闭,门上贴着“停业整顿”4个大字。隔壁婴幼儿用品店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洗灸堂上午还开着门,不知何时关闭的。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新鸿路的“田婆婆洗灸堂”,这里同样大门紧闭,玻璃门上张贴着公告:“因总堂未能妥善处理西昌分店服务纠纷事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本店被迫暂停营业……”旁边一家水果店的老板回忆,这家店头天都在营业。双建路的田婆婆洗灸堂同样大门紧闭,门上张贴的公告和新鸿路店的一样。成都商报记者根据门上留下的手机号码拨打过去,接电话的是一名女士,对方称她是加盟商,现在正在和总堂的负责人商量如何处理,至于其他的问题,该女士不愿多说。
昨日上午,位于大华街的“田婆婆洗灸堂”总店聚满了人。包括药监、工商、卫生部门的执法人员以及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都聚集在此。除此之外,一些办理了卡的消费者来到店里,要求退卡。 “我8个月大的女儿会不会也出现类似的症状?”唐娟看了央视晚会后,倍感担心:女儿是去年8月满月的,之后就在田婆婆洗灸堂双楠店办了一张会员卡,洗了没几次后,唐娟发现女儿身上会出现红颜色的小斑点,咨询店内的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是“发出来就好了”。她将女儿带到了成都儿童专科医院,经医生诊断,孩子患上了湿疹。 “我妈妈、我、我的娃娃三代人都在田婆婆洗过,都没什么问题啊?”家住新繁的黄小玉说,当地很多人都是“田婆婆洗灸堂”的客户,也没听谁说出过什么问题。
“央视这样一曝光,肯定没啥生意了,我们也不晓得该怎么办。”专程从绵竹赶来的杨芸称,她的店开在去年4月开的,加盟费花了3万元。 昨日下午,七八十名加盟商来到“田婆婆洗灸堂”新都新繁老店。“生意做不下去了。我们也不晓得怎么办,只有来问他们该怎么办。”许多加盟商纷纷表示,目前他们除了观望,并不知道该怎么办。“目前还没有加盟商提出要退出的要求。”成都市祥云田婆婆洗灸堂有限公司管理人员陈骏称。
相关部门
田婆婆洗灸堂洗浴一、二、三、四号等产品,制造商为“成都碧欧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昨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来到位于新都区龙桥镇河顺村二组的成都碧欧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农村一条小河沟旁,4层楼,约1500个平方。 “我们并不是像央视说的那样,只是一家生产木桶的公司。”厂长彭德万提供该公司的营业执照上,在营业范围一栏写着:生产、销售护肤类用品(儿童用品、眼霜除外);销售电器、家具。 彭德万称,去年5月开始,公司一名业务经理拉来这笔业务,是为“田婆婆洗灸堂”的洗浴一、二、三、四号分包、装袋。由田婆婆洗灸堂的人送来几十斤一袋的中药,搭配并切好。他们的工作是把这些粉状中药分装成180克一小袋,然后4小袋再装成一大袋。包装口袋由对方提供,价格为一元一大袋。在去年5月至去年12月期间,“田婆婆洗灸堂”总共拉了1万斤左右来分包装袋。 随后,记者从成都市新都行政管理局执法分局局长苏小兵处获悉,昨日上午,工商部门对成都碧欧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的资质进行调查,在营业执照的范围内注明:“生产、销售护肤类用品,但儿童用品除外,而“田婆婆洗灸堂洗浴一、二、三、四号”都是用来给婴儿使用,所以从昨天的检查来看,该公司的行为涉嫌“超许可范围经营”。 昨日,武侯区工商局、新都区工商局在“田婆婆洗灸堂”双楠总店和新繁老店检查时,发现了洗浴泡澡中药,但两家店的营业范围仅为“公共浴室”,涉嫌超出许可范围经营。卫生执法部门执法人员还在调查中发现,田婆婆洗灸堂总店的部分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
全省查处“小儿沐浴散”“湿疹膏”
昨日,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省食药监局)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发出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田婆婆洗灸堂‘小儿沐浴散’、‘湿疹膏’没有取得批准文号就生产,并在销售使用中获利,属于假药,要求各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本辖区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省食药监局食品监察处的副处长苏瑜安表示,“各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一旦发现田婆婆洗灸堂这两类产品销售行为,一般进行没收,并处5倍销售额的罚款。”针对省食药监局的通知,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昨日也发布通知,从3月16日至4月15日,市食药监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整治行动。
在昨日的联合执法检查中,执法人员并未在“田婆婆洗灸堂”总店和老店里发现“小儿沐浴散”和“湿疹膏”。
新都区食药监局副局长薛璞称,早在去年2月,他们就接到西昌食药监局的协助调查函,对“田婆婆洗灸堂”老店进行了调查,并未发现“小儿沐浴散”和“湿疹膏”。
田婆婆洗浴1到4号样检合格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拿到了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书》。这份样品日期为2011年2月18日,样品名称为《田婆婆洗灸堂洗浴一、二、三、四号》,委托单位为“成都碧欧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其结果为:卫生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粪大肠菌群、金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卫生化学检测:铅、汞、砷。均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要求。
对话当事人
“田婆婆”:为何在司法鉴定结果出来前,就认定是我们的错?
昨日下午,田婆婆老店的法人代表龚维菊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的采访。
成都商报:看了央视315晚会的报道后,您有何感想?
龚维菊:当时是加盟商打电话来让我看的,看了后我很寒心。80多年的历史,400多家店,就因为一个人就让老祖宗的传承毁于一旦了。昨天晚上到现在都没吃饭,也没睡觉。
315晚会本来是老百姓喜欢看的一个节目,很有权威的。但刘建琼正在和我们打官司,西昌法院委托北京一家司法鉴定中心做鉴定。目前鉴定结果都没有出来,意思就是说权威结论都还没下来,怎么就能说那个娃娃(周子礴)的病是我们造成的?有没问题,要等专业鉴定机构说了才算。
成都商报:西昌店的产品是否是由总公司提供的?
龚维菊:应该是。但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严重违规了,因为我们公司有规定,禁止让客人把产品带出去。
成都商报:你们的营业执照上的营业范围是“公共浴室”,为何还要卖产品?
龚维菊:这些秘方是我们代代相传,我们也想申请,但工商上没有这些项目。
成都商报:“小儿沐浴散”和“湿疹膏”是否是由你们生产提供?
龚维菊:我们没有,西昌店如果有证据说明两种产品是公司提供的,他们可以在法庭上出示证据。
刘建琼:希望尽快进行司法鉴定
“感谢好心人的关心……”昨日晚上8时许,在多次“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的语音提示后,成都商报记者终于拨通了刘建琼的电话,在电话里,刘建琼用哽咽的声音感谢打电话关心她和孩子的陌生人。
前晚央视315晚会后,刘建琼的电话就成了热线,昨天一天,就有上百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打给她,这些陌生人都是看了前晚央视的315晚会后,专门打进热线和她聊聊。有人提供医疗信息,有的则语言安慰,有的人甚至愿意提供经济上的帮助,“还是好人多,谢谢这些关心我们的人”。
刘建琼的儿子周子礴现在每天都在家里调养,只要听说哪里有好的医生,刘建琼都希望赶过去,不过,因为这些年去调查田婆婆洗灸堂的情况,家里已经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家里负债20多万,“我还不敢细算。”刘建琼哽咽着说,甚至母亲把她养老的钱都全部拿了出来。
刘建琼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她现在最希望是尽快给孩子进行司法鉴定。去年11月,田婆婆洗灸堂的总经理田向军便找来律师,称要让刘建琼的孩子进行司法鉴定,刘建琼也同意了,不过指定要在权威的机构进行。最终,当地法院指定到北京一家司法鉴定所进行鉴定,递交了所有材料后,从去年11月到现在,孩子的司法鉴定一直没能完成。“司法鉴定如果确定田婆婆洗灸堂承担全部责任,她就可以获得赔偿,那到时孩子治病的钱就有了。”刘建琼说。
事件回放:2009年8月底,西昌市民刘建琼带着3岁儿子周子礴到“田婆婆洗灸堂”西昌店多次接受中药洗浴后,小孩皮肤开始长满脓疱并出现溃烂,经华西医院皮肤科认定,周子礡被诊断为“脓疱型银屑病”。2010年3月,当地有关部门调查认证田婆婆洗灸堂所用的产品属无厂址、无厂名、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三无产品,该店使用的小儿沐浴散和湿疹膏可以按照销售假药来处理。前日晚上9点30分左右,央视315晚会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曝光。
均涉嫌“超许可范围经营”
洗灸堂和制造商
昨日上午,十来名加盟商来到总店。
数十名加盟商云集老店观望
加盟商
有人退卡 有人继续消费
顾客
关门贴告示 加盟商上门讨说法
分店
各方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