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8月大胎儿唇腭裂被父母引产引热议 6成网友支持

行业

2010年11月11日

这两天,论坛的一篇帖子牵动了不少网友的心,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议。网友“八部众”在帖子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邻居的女儿怀孕8个多月了,在医院B超检查出孩子是唇腭裂,后来又去外地检查还是这个结果,前几天做了“中引”,生下来后,孩子唇腭裂很严重,一直到鼻子,结果只活了一个晚上。“可怜的小生命都没有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就被家人放弃了。”“八部众”觉得很难过,孩子因为有缺陷,就被剥夺了生命的权利。

该帖发出后,在论坛中引发很大的争议。论坛发起的投票中,参与投票人数也不断被刷新。截至12午6时许,六成网友选择“支持:要考虑生命的质量,表面的残忍能让那个小生命少很多痛苦”。三成多网友选择“反对:毕竟是一条生命,而且这个病可以动手术治疗”。

而在随后的跟帖中,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大家都很同情这个家庭和孩子,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支持

痛苦一时好过痛苦一世

zvx:社会现实就是这样,有缺陷的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常人难以想像的问题。同情大人,也同情小娃。

玛利亚:现在可能只难受一段时间,如果真生下来,那将是一辈子。

看热闹来咧:生下来对孩子和家人都是心理与经济的负担,当然如果孩子他妈是王菲,他爸是李亚鹏,就无所谓。

我爱花朵朵:就像《唐山大地震》中的感觉是一样的,让母亲怎么选择?只有那孩子的父母才有发言权,说的是别人家的事,怎么能感到痛痒?

大秦王:痛苦一时总比痛苦一世好。

北郊才子:残酷的抉择。但是,去掉是对的!如果让小孩成活,对他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tandly:在社会没有足够宽容的情况下,生下来孩子可能更痛苦。在父母抚养能力还不足的情况下,打掉也许更合适。

涛涛拍案:现在的选择还是对的,做父母的,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让孩子一辈子难过。

上帝右手:要求质量。虽然是身上掉下来的肉,但是要负责给这个生命以最少的痛苦和最大的幸福。

反对

为什么不给生命一个机会

雨筝弦歌:所谓的生命质量是什么?天地之间,一草一木皆有灵性,佛说不杀生,所以他们食素。连生命都不尊重,这算什么?

夜叉王:8个月了,生下来就是活的了!这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啊!

西园公子:只怪医疗费用太高,父母残忍也是一方面,这个是可以整形的。8个月,就是一只猫狗,也有生存的权利。判决胎儿死的人一辈子都要背负良心的谴责!

大口吃肉:这种悲剧完全是父母的责任,现在医学这样发达,为什么到8个月才发现?定期检查做了没有?孕前3个月开始服用叶酸没有?听取医生的指导意见没有?婚前有过检查没有?孕前检查呢?生孩子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啊。

孤独的狼人:唇腭裂是很小的事,可以在很小的时候做手术矫正并且基本不留痕迹,对孩子以后的生活无任何不良影响!而且也不会影响到下一代,为什么不给生命一个机会?

楼主

放弃与救助机制不完善有关

楼主“八部众”也站在反对的行列中,他在随后的跟帖中写道,可能支持放弃的大都是没有孩子的人。当你认为他是一个生命的时候,可能就不会觉得剥夺一个生命是件容易的事情。何况他得的也不是绝症。也许是我的医学知识浅薄,我觉得唇腭裂不是不治之症,做父母的不应该这样轻易就放弃。

昨日下午,水妖联系到“八部众”,对于多数人表示支持他感到很意外。他说自己刚刚做了父亲,经历了一个生命从孕育到降生的过程,这其中有喜悦有幸福,也有不安和忐忑。就像他在回帖中所说,要决定剥夺一个已经陪伴你8个月孩子的生命,是多么的残忍。“八部众”觉得,这个事情的责任完全在父母,早干什么去了?8个月是一个生命,怎么可以引产做掉呢?说得极端一点和谋杀无异!孩子只是唇腭裂,是可以整形康复的,为什么要这样放弃?“八部众”也提到,从多数网友支持可以看出,这和高昂的医疗费用以及国家的救助机制不完善有关。如果我们有完善的救助机制,而不是仅仅依靠来自民间的、只能解决少数人问题的慈善机构比如“嫣然天使”基金,可能更多的父母将会选择给生命一个机会。

医生

唇腭裂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网友们激烈的争论一方面说明这件事情的抉择之困难,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大家对唇腭裂到底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并未达成共识。对此,水妖近日联系到陕西省妇幼保健院遗传室主任医师强荣。

据强荣介绍,造成胎儿唇腭裂的原因比较复杂,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比如孕妇在孕早期感染了流感、风疹,或者本身有严重的营养不良、糖尿病等疾病。也有可能是用药不当,服用了镇静药、抗癫痫类药品。还有不知情的情况下,孕妇接受过放射线照射也可能是致病原因。

根据胎儿唇腭裂严重程度不同,在孕妇怀孕第20周或32周,通过系统B超就可得知胎儿上唇线是否连线完整。如果有唇腭裂现象,医院就会告知胎儿的父母,并告知可能的愈后,由父母来做决定。

强荣表示,唇腭裂是可以在婴儿出生3个月后,通过矫形手术治疗的,一般不影响生存以及生命质量。只是严重程度不同,手术的次数不定。但就她了解,国家并无相关救助机制,只是在经济条件较好的省份和地区会有。

(责任编辑:王静)

+1

来源: 作者:adm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