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消息】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催生了很多新风扑面的职业;反过来,新职业的不断涌现,也能进一步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健康运行。本报今起推出专栏,为读者呈现我们身边的新职业者的工作状态,近距离接触这些“新360行”,敬请垂注。
见习记者 潘颖颖
职业名片:
母婴护理员
如何找到一个称职的“月里姆”,是新妈妈们最热衷讨论的话题。如今的宝宝在一个家庭里往往受到三代人的关爱,雇主们对月嫂也有着很高的期待 和要求。今年,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首次开展母婴护理员的考核鉴定工作,使“月嫂”这个民间行业在我市有了“转型升级版”,并有了统一的考核鉴定标准,从而 让这个职业焕发出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的现代色彩。
从业代表:
黄丽(34岁,湖南人)
“哇,哇……”伴随着宝宝的一阵急促哭声,黄丽赶紧跑过去仔细查看,随后开始不急不缓地给宝宝换起尿布。“婴儿的哭声可以分成九种情况。”黄丽边换尿布边对记者说,“一般人会以为是宝宝肚子饿或者尿布湿了,但其实每种情况都不同,需要我们仔细辨别。”
今年34岁的湖南人黄丽是一位“持证上岗”的母婴护理员,目前在市区新城中天大厦的雇主家护理姜女士坐月子。
“虽然自己也生过小孩,做过月子,但是光凭这点经验肯定是不够的。”讲起自己当初参加培训和考试时的情景,她依然历历在目——
都说温州人“嘴刁”,护理温州的产妇,烧菜自然是最难过的一关。黄丽是湖南人,饮食习惯与本地人自然有很大不同。黄丽说:“我们的培训课程 会教各种护理技能。印象最深的是,培训老师还带我们去菜市场,认识温州人喜欢吃哪些菜,尤其是温州的海鲜,然后回来以后再学着做温州本地的口味。”
结束培训,就要上考场检验真本事了。“当时在现场真的很紧张,幸好还是通过了。”黄丽说。母婴护理员的考核项目包含笔试和操作两部分,后者 还包括泡奶粉,奶具清洗、消毒,新生儿洗浴、新生儿抚触、孕妇形体恢复操等实务内容,现场还有专业考评员直接对考生进行面试提问,从而全方面考验考生的护 理素质。
姜女士表示,尽管请月嫂花了7000余元,但这个月子坐得挺省心。“受过专业培训,拿了证的月里姆就是不一样,我只要把自己平日的生活习惯告诉她就可以了。”
从业感言:
有了“执照”更加专业
黄丽说,从事家政服务已经有四年了,之前做过钟点工,一般的家庭保姆,也做过一段时间月里姆,但都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位。她是直到参加完培 训,通过母婴护理员考试以后,才真正下定决心一直做这行。现在除了一般的月子护理之外,黄丽每天还会教宝宝游泳,给宝宝做抚触和被动操,教姜女士做形体恢 复操。有了专业的资格证后,黄丽觉得自己的工作更加专业,更加得心应手了。
行业前景:
有潜力的“高薪行业”
月嫂护理一个月子一般能拿到5000元以上,是个“高薪行业”。正因为此,使得越来越多人涌入到这个行业。据介绍,自今年在我市开展鉴定以来,目前已有共四批累计74名考生取得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母婴护理员证书。
市区一位家政介绍中心的负责人对记者说,虽然当下月嫂市场“供不应求”,但是一般月嫂的满意度并不高,真正“供不应求”的是那些具备专业知识,受过专业训练,照顾新生儿和产妇都能得心应手的高端月嫂。
记者了解到,尽管目前我市不少家政介绍中心也会对月嫂开展培训,进行“星级”评定,但往往是“自说自话”,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引入母婴护理员工种的考核标准,正是将月嫂行业引入职业化道路的开始。
“母婴护理员考核执行统一的标准,有规范的考核流程,还专门引入考评员制度。”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鉴定科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但目前已拿证的 74名母婴护理员与温州庞大的月嫂队伍相比显得杯水车薪。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培训处副处长王建微说:“母婴护理员目前并不是强制性的职业认证,但我们非常 鼓励更多的月嫂取得这个证书,通过持证上岗来规范这个行业。”
蓓蕾家政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张峰嫦认为,持证上岗在家政服务业肯定会成为趋势。“最近一些已经有三年以上月嫂经验的阿姨也来参加培训,报名考试,他们认为这样既是为自己负责,也是对雇主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