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婴童商务网 消息】20 世纪末期在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兴起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一一亲子教育 ,它是以亲子游戏为核心、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因此,沸沸扬扬的亲子教育掀起了早期教育的高潮:由此,亲子教育走进了国内的家庭,成为早教机构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和正确引导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教和育,不少地区还创办了专门的早教园所。例如:“亲子园”就是当前早教的一种办学模式,它不但推动了亲子教育的理念,而且也满足了亲情的交融,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那么,面对一种崭新的思潮和理念我们又是否真正领悟到“亲子教育”的内涵了呢?今天我们就和亿婴天使早期教育机构的教研总监一起探讨关于亲子教育的本质:
亿婴天使早教机构认为:在所有的关系中,说到控制,只有两种处境:1 势均力敌。2 强弱分明。在亲子关系中,这两种情况也是存在的。虽然有所侧重,而最多的是第二种——强弱分明。父母明显是强势,孩子是弱势。形成的关系就是领导和部属的关系。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孩子就是受控于父母的。也就是说,父母的意识决定了孩子的处境。孩子不可能自己去关灯、自己吃饭、自己走路、自己穿衣服……几乎孩子一切都是由父母的知识和意识决定的。
亿婴天使: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就说明孩子是被保护和监督的对象。而监督和保护是为了孩子可以更好的成长,以便在将来可以做更好的、最好的自己。这足以说明孩子的被动地位。在这个阶段,父母的监督和保护能力就决定孩子未来的成长状况。如果父母监督不好,保护不好,将导致什么状况?
亿婴天使:比如,在孩子刚学走路的时候,他需要的是体验自己的身体和感觉,使用自己的五感,锻炼自己的身体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反应。但他不会告诉你说,爸爸妈妈,我需要锻炼我自己的身体和感觉。如果父母不懂孩子的需要,他们会怎么做?孩子在地上爬的时候,父母会赶紧抱起来,用背带掉着孩子走路。当孩子在饭桌上用勺吃饭把饭洒了一地的时候,父母会着急得喂孩子吃饭。当孩子学习走路的时候,为了防止孩子摔倒,父母会拉着孩子的手走路。是的,孩子吃到饭了,孩子在走路,可是,孩子不是孩子。他被要求快速成长,成长到符合父母的认识。
亿婴天使:到了四岁、五岁,开始上幼儿园。开始学习。孩子没有自己选择的能力,选择老师、学校都是父母的责任。孩子没有能力说不喜欢,没有能力说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同学。现在的孩子四岁开始就选择特长培训。专业是家长说的,老师是家长选择的。同样现在的培训也是鱼目混珠,父母的眼光也决定了孩子学习的效果和前途。比如父母做的是儿童美术培训,而在美术教育上就有两种观念,一种是好看就是美术,一种是不一定好看,但有故事和个性,有思考。很多家长选择的是好看但不动脑的模仿绘画,认为美术就是画面好看,孩子被培养成只会听话的机器。孩子即使不喜欢,他也不会反抗,因为父母认为是对的、好的。而在另外的以孩子的认识和思考为主的绘画中,因为画面效果不好看,父母认为不好,就要求换班级,结果,孩子很喜欢这样的教学,可是,他自己不能做主。
亿婴天使:所以在控制和能力上,父母是主控的。在企业,领导的思路决定了企业的成功或消亡。同样在亲子关系中,是父母决定了孩子是否成长合理、是否健康、是否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