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学校和老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帮助孩子成长

家园共育

2025年10月25日

  家校合作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一环。当学校和家庭方向一致时,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那么,学校和老师具体该怎么做呢?亲贝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小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1. 保持定期沟通

  不要等到孩子出现问题才联系家长。老师可以每月给家长发一次简短的学业和生活情况通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整体表现。

  2. 用好现代通讯工具

  建立班级微信群或使用家校联系APP,及时发布学校通知和班级动态。但注意,个别孩子的问题最好私聊沟通,避免在群里公开讨论。

  3. 多种沟通方式结合

  除了线上沟通,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线下家长会,让家长和老师面对面交流。对于重要问题,电话或当面交谈比文字沟通更有效。

  二、创造家长参与的机会

  1.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

  开放日、运动会、节日庆祝等活动,可以邀请家长来做志愿者或旁观者,让家长直观了解孩子在校生活。

  2. 组织家长分享会

  定期邀请从事不同职业的家长来校分享自己的工作,这既能丰富课堂内容,也能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3. 听取家长意见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或家长委员会,收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看法,让家长感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

  三、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形成合力

  1. 统一基本要求

  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基本习惯要求应该一致,比如按时完成作业、尊重他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

  2. 互相理解尊重

  老师要理解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不能要求所有家长都有大量时间辅导孩子作业。家长也要理解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难免有照顾不周的地方。

  3. 协同解决问题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老师和家长不应互相指责,而应共同商讨解决办法。例如,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家校可以共同配合,分别在校在家进行注意力训练。

  四、提供实用的家庭教育指导

  1. 分享教育知识

  老师可以定期向家长推荐简单实用的育儿方法,如如何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

  2. 指出注意事项

  提醒家长避免常见的教育误区,如过度保护、苛求完美、当着孩子面批评老师等。

  3. 鼓励家长做榜样

  提醒家长,孩子更多是看父母怎么做,而不是听父母怎么说。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首先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

  结语

  家园共育不是简单的“老师教,家长配合”,而是双方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努力的过程。只要家校携手,形成一致的教育合力,孩子就能在稳定、一致的环境中更好地成长。

  老师和家长是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虽然角色不同,但目标一致——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有了这种共识,家园共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让孩子受益终生。

+1

来源:亲贝网 作者:亲贝小编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