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麻疹疫苗的普遍接种,麻疹的患病率显著下降。但是由于流动人口的增加,一些婴幼儿因未能按照程序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在这一部分婴幼儿中麻疹的患病率又有上升趋势,成为麻疹高发的主要群体,尤以6-9个月的婴儿成为主要发病对象,约占婴幼儿麻疹患病总数的65%左右。
6-9个月的婴儿麻疹患病率高是因为母婴麻疹抗体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由于绝大多数的怀孕妈妈已通过人工免疫获得对麻疹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通过血清免疫球蛋白LgG传递给胎儿,使得刚出生的婴儿对麻疹具有相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在出生后的6个月内极少罹患麻疹,临床统计只有不到10%的6个月以下婴儿罹患麻疹。但在出生后的6-9个月期间,婴儿从母体获得的麻疹抗体消耗殆尽,出现一个麻疹抗体的低谷期,此时的婴儿极易受到传染而罹患麻疹,成为近年来麻疹患病的主要群体。
因此,婴儿在出生后的6-9个月中,一旦出现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黏膜斑和全身皮肤黏膜斑丘疹等特征性表现时,就要考虑到麻疹,做好隔离并予以诊治。预防婴幼儿麻疹的根本措施是适时按计划免疫接种麻疹疫苗,特别是要加强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免疫接种,避免漏掉接种是减少婴儿麻疹的关键。
婴儿出麻疹的症状与防治
宝宝出麻疹早期症状像感冒,会出现38℃~39℃的中度发热和咳嗽、流涕、喷嚏;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在发热3天后,患儿口腔第二臼齿相对的颊黏膜处可见细砂样灰白色小斑点,绕以红晕,这是麻疹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可靠的特征。也可见于下唇内侧及牙龈粘膜,偶见于上腭,一般维持16-18小时,有时1-2日,大多于出疹后1-2日内消失。
另外很多宝宝会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症状,部分婴儿还可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并且高热1-2天后出现麻疹。刚开始在宝宝耳后、发际、渐渐蔓延到前额、面、颈、躯干、四肢,最后到手足心,一般经3-5天出齐。麻疹初起呈细小淡红色斑丘疹,逐渐增多增大而呈鲜红色,再后相互融合成暗红色,之后褪色。
对于婴儿期的宝宝,预防麻疹的并发一定要及时进行麻疹免疫接种。如果一旦发现有关的症状,一定要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千万不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