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关注孩子听力 听力障碍可致智力发育障碍

1-3岁疾病

2016年03月03日

 

今年3月3日是第17次全国爱耳日,也是第4次国际爱耳日,此次全国爱耳日活动主题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宣传口号是:关注儿童听力健康、切实保障听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积极落实“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听力语言康复三原则;关注听障儿童全面康复、提高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意识、确保儿童听力健康。

家住农村的小柔被妈妈带来门诊就诊时已快1岁了,妈妈说小柔从出生到现在,特别能睡,不管多么吵闹的环境她都睡得很香,而且现在连简单的发音都不会。医生给小柔做完常规检查后,再给她做了听力筛查,结果双耳听力筛查阳性。即转诊到省级医院复查,后确诊为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分为四种程度

听力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其程度可为四种:

轻度(听阈26-40dbhl):听谈话声有困难;

中度(听阈41-60dbhl):听大声说话有困难,可以唇读辅助理解对方的言语;

重度(听阈61-80dbhl):对着耳朵大声喊只能听到几个词,须结合唇读等其他信息辅助交流;

极重度(听阈80dbhl以上):被称为聋,对着耳朵大声喊也听不到任何词,不能够学习言语,仅能通过手语进行交流;

听力障碍会导致智力发育障碍

国内外报道表明,正常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约为1‰-3‰,高危因素新生儿约为2‰—4‰。

对婴幼儿来说,如果发生听力障碍,其危害是非常大的,因为其不但直接影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还可能导致其智力发育的障碍。0—3岁是语言功能发育的关键期,如果这时期的听力障碍没能得到及时发现,并未能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轻者可导致言语发育和认知发育落后,发音含糊不清,大脑思维较缓慢,不愿与人交流,形成性格孤僻等行为问题。重者听神经萎缩,听觉愈加迟钝,导致严重的言语发育障碍,甚至影响儿童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展,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听力障碍可早预防早发现

首先要加强孕前检查,孕期应避免病毒感染和使用耳毒性药物,加强高危孕妇监测。宝宝出生后,及时做新生儿听力筛查。

我国《儿童耳听力保健技术规范》规定,儿童听力筛查的年龄为0-6岁。

1.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所有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以及对具有听力障碍高危因素的新生儿。

2.初筛时间:正常出生新生儿在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

3.复筛时间:出生后42天内的婴幼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甚至初筛已经“通过”,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患儿,需要进行听力筛查。

新生儿期听力筛查后,进入0-6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在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耳及听力保健,其中6、12、24和36月龄为听力筛查的重点年龄。任何一项筛查结果呈阳性者,应该及时转诊。

努力预防儿童期听力损失

孩子的听力障碍通常不易被家长察觉,因此家长要细心观察,如:孩子的语言发育比正常同龄儿明显落后,或说的话没有人能听懂,跟孩子说话时经常需要你重复;或对声音反应差,看电视时不知不觉会把声音调大,不明原因的学习成绩下降等,如果有这些异常,都应注意孩子的听力情况,及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听力测试。

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儿童期的听力损失呢?徐娴提醒:

1.避免噪声污染。应尽量少带儿童到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电视音响的音量也应适当控制。不要给小孩戴耳机,这很容易导致听力受损。

2.避免意外伤害。切莫让小孩将细小物品如豆类、小珠子等塞入耳内,以免造成外耳道粘膜损伤或感染。

3.加强锻炼,提高体质,减少感染性疾病(脑膜炎、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等)所致的听力损失。

4.有耳聋家族史者,建议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及遗传咨询;新生儿期有窒息、黄疸及病毒感染等病史者,3岁以前每年至少复查听力1-2次。

5.警惕药物性致聋。小孩子尽量不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利尿剂、抗疟药等药物。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