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滥用药、用错药对孩子的危害非常大且不可逆转,因此,家长们切勿因求愈心切,在不咨询医生的情况下就给孩子盲目自行用药,以免误伤孩子。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儿童用药不再是没“童装”,家长在用药时应谨慎首选安全、可靠的儿童专用药,才是科学用药之道。
专家指路 儿童用药避开四大误区(亲贝网qinbei.com配图)
一、家长给孩子科学用药应避开四大误区:
误区一:“对号入座”诊断病情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病情很轻,如果是半夜发病,到医院看病太麻烦,干脆就自行决断,在家附近药店选购平常大人对应病情的常用药直接减量给孩子吃。
专家表示,年纪越小的孩子越要到医院看病,家长切勿根据成人的症状“对号入座”来给小孩判断病情。同一种病,在成人身上的症状和在婴幼儿身上可能完全不同,如成人肺炎的症状是发烧、咳嗽和气促,但婴幼儿不一定发烧和气促,而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其他全身症状,家长如果根据自己经验判断,很容易耽误病情。
误区二:“按图索骥”吃药
有些家长以为孩子生病情况跟自己某次生病情形类似,就把自己未用完的成人药剂“按图索骥”约莫减量给孩子吃。
儿科专家冯晓勤提醒,成人药品切勿给孩子服用,就算剂量减少,其药品的具体成分也不适合孩子使用,就算是孩子未服完的药物也不应继续服用,因为即便发病的症状和上次发病时差不多,也不代表就一定是上次的病因,甚至即便是同一种病,孩子在不同时候发病的症状和病情也不同,不能按同一药方治疗,应及时到医院做诊断后开药。
误区三:随量用药或叠加用药
有些家长虽然知道药物说明书上表明用药一个疗程为7天,但给孩子服药两三天后孩子病就好了,于是就停药了。或者,有部分家长对孩子求愈心切,以为好几种药物叠加使用,孩子就能快些好。
专家强调,孩子服药一定要够疗程,如果没满疗程就自行停药,容易产生药物的耐药性。“没有服够疗程,虽然症状得到控制,表面看起来没病了,但体内的致病菌实际上没有被完全消灭,而是在体内潜伏起来。等到下次条件适合,致病菌又死灰复燃,但对使用过的药物就产生耐药,再用药就无效了。”另一方面,多种药物叠加使用更要不得,药物成分不一,药性也有差别,叠加用药容易发生药物的二次化学反应,非常危险。即便是相同的药物,若过量服用,不仅不会让孩子加速痊愈,还会加重孩子的肠胃负担,损失了孩子的肠胃。
误区四:滥用营养品和补品
有些家长以为长期给孩子服用营养品和补药,可增强孩子的体质,让孩子少生病。
专家指出营养过剩容易导致孩子肥胖,新陈代谢负担过重,反而损害了孩子的脾胃,消化系统疲乏,反之降低孩子抵抗力,让孩子容易受到病菌的侵扰。因此,专家呼吁家长给孩子补充营养要适度,切勿大补。
二、家长给孩子科学用药要清楚儿童规范用药的基本原则
专家结合儿科医生在给小患者用药时的心得,提出如下的基本原则:
1.孩子生病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遵循医生的意见,不要盲目自行用药;
2.首选有儿童专用剂型的药物;
3.如果没有儿童剂型药物,选择成人和儿童都可使用的药物,同时保证这些药物已经有在儿童身上使用的经验。这类药物在说明书上会给出儿童公斤体重的用药剂量,给孩子用时要严格按公斤体重来计算,莫凭感觉,随意减一半或三分之二给孩子用;
4.如果碰到儿童少见病等特殊情况,需要选择特殊药物,这些药物没有儿童使用的先例,一般不要贸然使用,而是请专家会诊讨论,或者借鉴其他医院使用该药物的经验再决定是否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