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房事养生,首先强调事前嬉戏,使双方性兴奋都达到一定程度时方可行房,如有一方尚未激起性兴奋,则不可强行其事。其次强调房事生活要适度,不可恣情纵欲,滥施泄泻,过度消耗精力。
不少人认为,性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事情,其实不然。古代房中术专着《天下至道谈》指出:“人产而所不学者二,一曰息,二曰食。非此二者,无非学与服。故贰生者,食也,孙(损)生者,色也。是以圣人合男女必有则也。”意思是说,人生来有两件事是不学就会的,一是呼吸,二是吃饭。除此之外,其他没有不通过学习、练习、操作实践就会做的。饮食有益于生存,而色欲则可能有损于人的健康和寿命。所以圣贤人士在进行男女交合时一定遵守原则。
古人又说:“房中之事,能杀人,能生人”,就像水能载舟,水也能覆舟一样。从而说明男女交接之道,顺之者益寿延年,逆者早衰早夭。因此,学习养生之道,就必须在房事生活中知道哪些适宜,哪些应忌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人的房事养生法。
1、以静为强,心毋怵荡。
房事贵在宁心静气,排除恐惧、慌乱、烦躁等情绪。这可谓是房事的“心理准备”阶段。
2、先戏而乐,神合意感。
古人明确认识到,前戏是一种乐趣,是房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激起春情,提高欲望。
3、先肾后心,弗欲强之。
任何一方未达到良好状态时,均不可勉强。男子不可自力不胜而强举妄为,更不可强迫女性。房事要先有性的生理冲动,而后再根据心理冲动来实施,这就叫先肾后心。
4、五欲达交,三五至合。
男子“三至”、女子“五至”呈“五欲”之征。对男性来说,“三至”:肝气至、心气至、肾气至;对女性来说,“五至”:心气至、肝气至、肺气至、脾气至、肾气至。“五欲”:一是缓缓呼气和亲吻,使女方面部发热;二是轻柔拥抱紧贴;三是舌尖相互吮吸,使口内津液增多而滑润;四是轻柔抚摸敏感区域;五是紧抱对方并缓缓摇动,使女方咽部感到干燥而吞咽口水。
5、徐徐迟久,以和为贵。
从容安徐、抽送和洽、不疾不暴、柔舒持久,这是古人定义的实质房事的理想状态和要求。
6、乃观八动,审察五音。
古人一向强调,相爱双方都应该获得满足。达到高潮时,女性会有八种反应动作和五种呻吟声,可供爱侣观察。
7、讲求法式,疗病益身。
古代房中术包括许多姿势,据说能治疗某些疾病。
8、弱入强出,行气补脑。
事后,男性应该在“生态”时拔出,不能“死态”再出,这是古人讲究性养生的主要内容。
中医认为,人体与周围环境是一整体,自然界有什么变化,人体也就有相应的变化。人的性生活,作为一种生命活动,一种自然界中的现象,当然不能例外。因此,随自然界气候变化,房事养生也应不同。如果气候变化急剧,超过了人体机能的调节能力,就会打破人体阴阳平衡,发生气血逆乱现象,此时行房事对身体不利,若此时受孕则不利于男女双方及婴儿。反之,气候平和,温度适宜,环境舒适,身心舒畅,则有利于房事养生。
春季
春为四季之首,万物复苏,气象更新,充满蓬勃生机
在这种“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的季节里,人的思想意识及身体活动应顺其自然的变化,身心保持势展畅达的状态。
此时性生活较冬季应有所增加,至少不能对其加以过分的制约。适度增加性生活有助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有利身体健康。
夏季
夏日来临,花木繁茂,生息旺盛,阳气浮长
此时人的心情愉快,性的欲望也相对增强,性生活应随其意愿,使体内的阳气不受任何阻碍地向外宣通发泄,顺于自然。需要注意的是,大热天气,人体脏腑功能相对减弱,暑气易进入人体阳气,此时房事应适量减少。
秋季
金秋萧杀,草木凋落,四处寒蝉
人们也应该神宁志,克制欲望,减少性生活,使体内的阳气不再过多地向外发泄,以贮藏精气,为抵御冬季的严寒准备条件。
冬季
严冬降临,冰封雪飘,阳气潜藏,万物潜匿
人们的性生活要加以严格控制,尽可能减少性生活的频次。如果恣情纵欲,势必导致体内的精气过多地外泄,机体抗病能力低下,容易引发各种疾病,而且会失去明春的良好开端。如《内经》所言:“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包涵了严冬节制房事的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冬季性生活的调谐,是四季调谐的关键,切不要等闲视之。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在养生、季节和性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如果某个季节性调节失当,不仅有损于该季节相应的脏器——春应肝,夏应心,秋应肺,冬应肾;而且还会牵连其他脏器,并且给下一个季节的机体健康带来各种不利的影响。这一点,每一个欲求养生之道的人,尤当知晓。
此外尚有饮食忌宜、节欲保精、七损八益等房事养生措施,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