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俗称“挑针眼”,是眼睑边缘或眼睑内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致病原因是:
睫毛的毛囊和其它部位的毛囊不同,多了一个皮脂腺的开口。皮脂腺分泌的皮脂,经毛囊沿睫毛向外排出,以滋润眼睑皮肤,这本来是件好事,但皮脂腺的分泌物却又为细菌的入侵与生长(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提供了营养物质。而宝宝又多有用手揉眼的不良习惯,手上沾染的细菌、病毒趁机钻进睫毛毛囊或睑板腺,并兴风作浪。
主要症状:
初为眼睑红肿,明显压痛,几天后在睑缘部位形成一个小小的硬疙瘩,3~5天后软化,形成黄色脓点,可自行穿破,排出脓液,大约1周左右痊愈。
危害:
轻者自行痊愈,重者尤其是胡乱挤压可导致细菌感染扩散,有诱发脑膜炎、败血症之虞。
治疗:
首要一条是不可捏挤,如果用手挤压麦粒肿,脓液中的细菌很有可能通过血液流窜入脑,引起脑膜炎等颅内感染,导致生命危险。早期可滴抗菌素眼药水;局部做湿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炎症消散。已有脓头冒出时,应在足量使用抗菌素的基础上作切开脓头,放出脓液。
预防:
教育宝宝注意用眼卫生,杜绝用脏手擦眼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