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宝宝的发育是早是晚?

生长发育

2009年11月12日

文/李谊 专家支持/陈英(北京香港国际医务诊所儿科专家)网络支持/www.parentschina.com

导语:你家宝宝的发育是早还是晚?我们收集了105位妈妈的答案。绝大多数父母都能意识到宝宝的发育有先后,但当宝宝某一方面发育早于或晚于同龄的宝宝时,他们还是会在心里打鼓:是不是我家宝宝有问题?

调查发现,在我们列举的几个发育内容中,绝大部分宝宝的发育时间都很正常。而且绝大多数父母都能意识到宝宝的发育有先后,只要他的发育进程保持向前就可以。但爸爸妈妈还是会有各种担心。专家认为,这些担心往往是因为父母对宝宝的发育了解不够充分,和一些长久遗留的误区造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听听专家对宝宝发育早晚的分析吧。

抬头

何时学会抬头?

1个月以内……5%

2个月以内……15%

3~4个月……50%

4~5个月……25%

5个月以后……5%

75%的父母认为宝宝抬头早: 25%的父母认为宝宝抬头晚:

最早:25天  最晚:5个半月

专家论点:宝宝做到用双臂支撑身体,头抬起90°,通常是在3~5个月。

抬头的动作不是一蹴而就,先要从简单的抬头开始,通常2个月以内的宝宝,趴在床上时能将头抬起30°到45°。3个月以后,宝宝的脖子可以将头稳稳地支撑住时,他开始使用俯卧撑的姿势,用双肘的力量撑起上半身。直到4~5个月这个姿势才达到至极,头也可以抬起90°。这个动作使宝宝上半身的肌肉和协调能力得到锻炼,为以后的翻身、坐打好基础。有些妈妈觉得自己的宝宝一个月就开始抬头,而有些妈妈觉得宝宝到了4、5个月才能做好抬头的动作。其实抬头是个持续的发展性的动作,只要宝宝一直在努力做这个动作就不用担心早或晚,关键要关注抬头的发展过程,帮助宝宝练习。

 

注意:如果宝宝到了6个月还不能抬头,或一直没有抬头的欲望,就要带他到医院检查。

你担心什么?

Q 宝宝脑袋比较大,抬头的时间会不会因此延迟?

A 确实有些头部较大、肌肉比较松弛的宝宝,在抬头、坐起等支配身体能力的发育上会有些迟缓。但不要因此就着急或担心,其实只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确认他在不断发育成长,那么他就是健康的宝宝。

Q 宝宝头立稳的时间比其他孩子都要晚,是不是因为他的颈椎发育不良?

A 这和宝宝的颈椎发育没关系,而是因为他的肌肉弹性比较弱,但这不是什么疾病。一般来说,在宝宝4个月大时,脖子基本能支撑头部了。偶尔有些宝宝因颈部肌肉天生弹性较弱,导致从抬头部到爬行的发育过程会迟缓一些。但不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不过如果他到了4个月还不能把头立稳,最好去医院检查。

Q太早学会抬头会不会伤到宝宝的脊椎?

A 不会的。宝宝在抬头时都是趴着的姿势,此时支撑头部的是颈椎,不会对脊椎有影响。

 

 

何时学会坐?

4~5个月以前……5%

6~7个月……70%

8~9个月……20%

70%的父母认为宝宝会坐早: 30%的父母认为宝宝会坐晚:

最早:4个半月 最晚:9个月

专家论点:不用双手支撑,坐直,通常是在6~8个月

宝宝坐起需要有强壮的背部肌肉做基础,通常到了5~6个月,背肌才可以撑起上半身。刚开始,如果不用双手支撑身体,他只能坐上一小会儿便歪倒。6~7个月时,他的前庭器官(控制平衡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能不用双手支撑坐直。到了8个月,他对坐控制得游刃有余,还会身体前倾,伸手去抓玩具。你会看到他用左手抓身体右侧的玩具,反之亦然,这是他在使用大脑的两个半球,发展他的协调能力,也是帮宝宝练习坐的最重要的目的。

红色警报:坐是宝宝发育的必经阶段,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才能做到,所以不会出现得太早。如果宝宝到了10个月还不会坐,便要带他到医院检查。

你担心什么?

Q 宝宝很早就学会坐,但自从学会坐后,就讨厌躺着。这对他的身体发育有影响吗?

A不会有影响。宝宝不喜欢躺着,是因为他知道了坐起后视野会更广阔,就会感觉趴着、躺着比较无聊。但是,为了宝宝更好的发育,最好还是要时常地让宝宝练习趴伏和爬行。

Q 宝宝从4个月起就想坐,4个半月就学会了,这么早坐会对他的脊椎有影响?

A 不会。宝宝有坐起的意识,而且能学会,说明他的背部肌肉足够发达,所以不会对脊椎有影响。

Q宝宝8个月时才学会坐,是不是因为他的长得比别人高,所以坐得比较晚?

A 有这方面的因素,但不是绝对。身材比较高、体型比较胖的宝宝,协调能力和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可能会受到身材的影响。如果是身材的原因,宝宝通常在坐起时有些困难,爸爸妈妈要为他做有针对性的练习。

 

何时学会爬?

5~6个月……10%

7~9个月……50%

10~11个月……35%

12个月以后……5%

45%的父母认为宝宝会爬早:55%的父母认为宝宝会爬晚:

最早:5个月 早晚:13个月

专家论点:大部分宝宝爬的发育时间属于正常,通常爬出现在宝宝7~11个月时

爬是体现宝宝发育差异的很明显的表现,首先不是每个宝宝都要经历爬,其次宝宝学爬的时间比较长,通常是在7~11个月时,虽然很多妈妈会认为宝宝爬得早或晚,但实际上对于爬没有固定的早和晚的标准,只要宝宝按照自己的发育进程发展就可以。宝宝刚开始学爬,通常是匍匐向后退,最后才变成用四肢迅速向前爬,这个变化过程通常要经历几个月。

注意:宝宝学爬,我们应鼓励而不强迫,关注点要放在宝宝爬行的姿势和四肢的协调性。如果宝宝从始至终都用坐姿向前爬,则需要带他到医院检查。

解决妈妈的担心:

Q 宝宝很早学会爬,但爬的过程很短,这会不会影响他的腕部肌肉发育和协调能力发育?

A 不会有影响的。有些宝宝甚至都没有怎么爬就开始站立和走路了。可能宝宝觉得这样移动更方便。宝宝的腕部肌肉和协调能力会在以后的成长中不断发育,所以不用担心。但在宝宝愿意的情况下,最好多让他爬。

Q 宝宝已经1岁了,还不会爬,只能扶着东西站立。会不会对肢体协调性和大脑发育有影响?

A 不会有影响。对于宝宝来说,他们会在已发现的移动方式中选择最容易的方式。即使宝宝没有经历爬行阶段而直接进入站立阶段,也是正常的。所以没必要勉强她一定要爬,一切任其自然。

Q宝宝学爬比较早,爬的时候膝盖会磕在地板上发出“吭吭”地响声。会磕坏他的骨头吗?

A 不会。宝宝的骨骼及关节组织都是比较软的,一般不会因为爬行而受伤。如果感到疼痛,他会主动停下来,所以不必担心。如果还是放心不下,就给宝宝穿件长裤。

出镜宝宝:妞妞 1岁半

发育特点:7个月就会爬

妈妈担心:因为宝宝是早产儿,一直担心她的协调能力发育不好。虽然7个月就学会爬,但爬的时间短,不到11个月,宝宝就要走路,这样会不会影响他的协调能力发育呢?

 

何时学会走?

9个月以前……5%

9~12个月……35%

12~18个月……60%

认为早:40% 认为晚:60%

最早:8个月 最晚:18个月

专家论点:宝宝学会走路通常发生在9~18个月时。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宝宝学会走路的时间都很正常。

走是宝宝必须经历的发育。学走路的前提是,宝宝的腿部、背部力量要足够撑起自己,要有一点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具备这些条件的早晚会因宝宝发育速度而不同,也就是说宝宝走路的早晚会不同。但大多数宝宝会在9~18个时学会走路。走路要经过,扶着物体站、扶着物体走、独立站、独立走等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宝宝的协调能力和力量都会得到锻炼,最终促成走路。所以不要只看到宝宝独立迈出第一步,并以此断定宝宝走路的早晚,而是要观察走路的整个发育过程。

注意:如果宝宝到了2岁还不会走路,最好带他到医院检查。

你担心什么?

Q 女儿才6个月,可是已经能扶着站立了。过早地学会站立会不会影响腿的发育?

A 如果是宝宝自己想要站起来,且能不用爸爸妈妈扶着自己独立完成这个动作,那就不会影响他腿的发育。虽然他年纪很小,但发育的很快,完全是很自然的过程。但是如果情况相反,是由大人刻意要求将宝宝摆成扶着站立姿势的话,勉强孩子练习,就可能对宝宝的发育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他腿的发育。

Q 儿子都16个月,但还只会爬行。他还能学会走路吗?

A宝宝如果能够爬行,则说明他双腿能正常地交互运动,且身体的平衡能力很好,因此发育应该没有问题。也许是因为你的宝宝支撑身体站立的力量还不够吧。一般来说,只要宝宝在2岁之前学会走路,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Q 据说宝宝过早的站立容易成为“O”形腿。这是真的吗?

A宝宝的双腿在1岁半左右前,本来一直就是“O“形的,所以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当然,并不是说因此就可以勉强宝宝过早地学习站立。

Q过早地学会走路,对骨骼和关节的发育有什么不好吗?

A 如果是在没有干与的情况下,宝宝就自然学会走路,则说明那是宝宝身体已发育完备。较早地学会走路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对骨骼和关节的发育也不会造成影响,所以不必担心。

 

长牙

何时长出第一颗牙

4~5个月……15%

6~8个月……50%

9~12个月……35%

35%的父母认为宝宝长牙早  65%的父母认为宝宝长牙晚:

最早:4个月 最晚:12个月

专家点评:正如调查显示,大部分宝宝长第一颗牙是在6~12个月。

孩子出牙时间的早晚,主要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通常孩子在出生6~7个月便开始长牙,出牙早的孩子在4个月便开始长牙,出牙晚的孩子要到10个月左右才萌出,个别孩子要到1岁以后才长出第一颗乳牙。所以很多父母觉得宝宝和别人相比出牙晚,便很着急,其实大部分宝宝都在正常范围内。另外,宝宝出牙早晚与婴幼儿时期骨骼生长的快慢有关。出牙晚说明孩子骨骼生长较缓慢,出牙早说明孩子骨骼生长较快,当然这是相对而言。只要不是由于缺钙或疾病所致的出牙晚,一般来说是不会影响今后骨骼的生长发育的。

注意:如果宝宝到了1岁半还没有出牙,最好带他到医院检查。

你担心什么?

Q 宝宝4个月就长牙了,会不会像老人们说的那样,以后很容易掉牙呢?

A 不会的。牙齿脱落和出牙早晚没有关系。牙齿的脱落除了磕碰等外因,与遗传和骨骼生长速度也有关系。所以在宝宝的日常饮食中不要忘了添加含钙的食物,以达到营养均衡。

Q 宝宝11个月才长牙,而且其他发育也比同龄的宝宝晚,这些有关系吗?

A 没有太大关系。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发育进程,11个月长牙属于正常范围,不要太担心。

Q 宝宝长牙晚是因为缺钙吗?需要给他吃钙片吗?

A 不一定是因为缺钙。有些父母一见孩子该出牙时没长牙以为是缺钙,就给孩子吃鱼肝油和钙片,这是不可取的。给孩子补钙与否,主要是要根据孩子的身体实际情况来决定,孩子出牙晚不一定就是缺钙,但要结合检查及其所表现的症状进行综合分析来决定。孩子缺钙常表现为囟门闭合迟缓、头发稀少、出汗多、爱哭闹等,此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一些钙制剂和鱼肝油滴剂,并注意辅食合理,对孩子的健康是有益的。如果一见孩子8个月或10个月还没有出牙,父母就给孩子服用大量的鱼肝油和钙片,就很容易引起维生素D过量甚至中毒,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是有害无益的。

 

出镜宝宝:悠悠 13个月

发育特点:身材偏胖,4个月长第一颗牙

妈妈担心:宝宝4个月就长牙了,会不会像老人们说的那样,以后很容易掉牙呢?

说话

何时学会说话?

8~10个月……10%

10~12个月……10%

12~18个月……45%

18~24个月……30%

24个月以后……5%

60%的父母认为宝宝说话早: 40%的父母认为宝宝说话晚:

最早:8个月 最晚:2岁

专家点评:宝宝真正的学会说话通常是在1~2岁之间。

从数据上看,有的宝宝从几个月就开始说话,到了1~2岁之间会说话的宝宝越来越多。这其实就是宝宝语言发育的特点——持续性。宝宝从出生后第5个星期开始,就可以发出一些类似“a、o、k"的音了; 3个月左右会随大人说话的节奏扭动身体;6个月时就开始牙牙学语了,会发出“ba-ba一ba、ma-ma一ma"的声音,父母们往往都欣喜若狂,以为孩子终于开始叫“爸爸"“妈妈"了。其实这时的孩子只是把发音当作一种游戏在玩。等到9个月左右他能听懂大人的一些话。到1岁或1岁半时,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来表达他的感觉、要求“妈妈抱抱”之类,还很喜欢重复、模仿大人说过的话,边玩边喃喃自语。这次是真正意义的说话。决定宝宝说话早晚的最重要因素是爸爸妈妈平时对宝宝的锻炼。多和宝宝说话,给他读书,为他创造好的语言环境,就可能让宝宝早些说话,相反则可能会延迟宝宝说话。

注意:不要太关注宝宝说话的早晚,把经历放在培养宝宝说话的练习中,让宝宝在每个语言发育的阶段都打好基础,说话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如果宝宝到了2岁半还不会说话,最好带他到医院检查。

 

你担心什么?

Q宝宝在9个月时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舅舅,大大,姐姐等,还会说出好多小动物名字的单个字,现在2岁5个月了,说出好多大人想不到的话,和大人对话一点问题也没有,非常流利,我怕他会不会早熟呢?

A 宝宝的语言能力发育的很好,应该是让人高兴的事。宝宝说话的内容往往是模仿爸爸妈妈或从故事中听到的,他不一定能理解,所以需要爸爸妈妈为他把关。爸爸妈妈说话是要避免使用一些过激的语言,潜移默化的帮宝宝理解正确和错误。

Q 宝宝从6个多月开始宝宝就会模仿性发音“妈”“啪”“爸”等等,但真正会叫爸爸妈妈却是14个月大,其他什么都不说,这是为什么?

A 婴儿时期的发音是单纯的模仿,说明宝宝的语言能力很正常。如何让宝宝学会说话则需要爸爸妈妈帮宝宝做长久的练习,比如给他读书、和他聊天。虽然宝宝不说,但他听到了你所说的,并慢慢记下,这也是语言积累的过程。一旦宝宝想说时,便会运用这些积累,语言会很快出现。

Q 宝宝1岁半还不会说话,是不是语言能力差?需要看医生吗?

A孩子学说话必须具备3个方面的生理条件,即发音器官,听力器官和脑发育正常。如果宝宝能听懂你说话,能偶尔出模仿的声音,那么他的语言能力就属于正常。通常1岁半的宝宝不会说话也算正常,不需要到医院检查。但如果你觉得宝宝听不到你所说的,或一点都不能理解你说的意思,最好带他到医院检查。

出镜宝宝:洋洋 2岁5个月

发育特点:说话早,9个月就能会叫人,说出小动物的名字

妈妈担心:洋洋刚2岁多,经常说出好多大人想不到的话,我怕他会不会早熟呢?

+1

来源:小亮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