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3岁了,自从上了幼儿园,他就多出了一个坏习惯——咬自己的手指甲。我该如何让他停止这种行为呢?——洋洋妈,山东
指甲会疼会哭
我给儿子做了一个纸套,并在纸套下方画上一个哭着的小脸,一旦他啃手或者指甲时就给他带上,并告诉他,他啃手指时手指和指甲会疼,会哭,儿子每次一看到哭着的小人就会想到他自己疼时也很难受,就不吃手了。这样既能分散儿子的注意力让他暂时忘记吃手,又能让他体会到体谅别人痛苦的感觉,一举两得。——星妈,福州
稍稍调整生活习惯
我家宝宝也是上幼儿园后开始咬指甲,在对孩子的观察和谈话中,我了解到他经常是在睡觉和独自一人时咬指甲。习惯一旦养成,纠正起来真不容易。于是,我向幼儿园的老师求助,共同配合来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可能是我们过分关注他,使得起初效果并不明显,宝宝避着大人总是很偷偷的咬指甲。于是我就对宝宝的睡眠习惯进行调整,每天总是和他一起玩累后再睡,并且陪伴在他身边使他快乐入睡。宝宝似乎明白我的苦心,有一天他竟然说:“妈妈,你去干活吧,我不咬指甲了。”我不知道是否该相信宝宝的话,但我知道他决定要自己来改正。也就是从那时起,宝宝啃指甲的习惯慢慢的有所控制。——申申妈,北京
坏榜样,忌模仿
发现田田咬指甲时,我问她“指甲上有什么好东西,你怎么这么喜欢吃?”她却回答:“不好吃,幼儿园里很多小朋友都咬指甲。”原来她是在模仿别人,所以我第一时间联系到幼儿园老师,希望老师能帮助小朋友们纠正这个坏习惯。几个星期后,田田咬指甲的行为慢慢消失了,还很得意的告诉我“老师说指甲上有细菌,小朋友不能把细菌吃到肚子里,让我们互相监督。”——文莉,上海
咬指甲,宝宝健康亮红灯
我家宝宝2岁时开始咬指甲,有一次健康体检时,医生告诉我孩子有点缺锌,咬指甲很可能是这些微量元素缺少的表现。于是我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给开心补锌,在下一次体检时,开心的各项指标都合格了,咬指甲的行为也有所好转。——
减轻宝宝的心理压力
我觉得一般宝宝在心理上孤独、恐惧或是无聊,好奇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咬指甲、吃手指或是拨头发等表现。这时候作妈妈的要正确对待而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因为宝宝的这些不良习惯而大声呵斥,否则会适得其反。我家大羽白天就是淘气,晚上我陪他睡觉,临睡前他边听故事一边会做出无意识地咬指甲或是吃被角表现。因为自己知道大羽有这个怪癖,我一般特别注重孩子的用手卫生,常常给他剪指甲,洗手。为了避免说教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即使大羽把手送到了口边,我也不会刻意强调这种行为的不好之处,只是我会温柔地把他的小手握在我的手中,大羽十之八九也能会意我的意思。我觉得这是每个孩子成长中都可能要经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吧,做家长的要正视它,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这种情形会突然间不见了呢。——大羽妈,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