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谊 专家支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专家 于刚
(导语)与听觉相比,宝宝视觉发育过程相对漫长,从看到模糊的轮廓到能认出妈妈的脸大约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所以你要有足够的耐心陪宝宝一起等待视觉的成熟。
视觉的成熟期
宝宝一出生就拥有视觉,但所看到的世界都很模糊,真正的视觉的成熟期要等到宝宝6~8个月。这是因为新生儿通过眼睛接收视觉信息的视觉皮层神经细胞还没有发育成熟,他看到的只是光和影。随着大脑的发育,宝宝的视力无疑也会越来越清晰,视觉将逐渐成为他认识和掌控周围世界的有力工具之一。以后的日子里,视觉的成长会每个月都有新的变化。
视觉在慢慢长大
最开始时宝宝视觉的最佳焦距是20~38厘米之间,也就是说他吃奶时刚好可以看到妈妈的脸。尽管视力模糊,但他能分辨光和形状,喜欢看爸爸妈妈的脸,喜欢看反差大的图案。
1个月:出生时宝宝眼睛的运动不协调,有时还会出现对视或斜视,不过3~4周后便会消失。第一个月结束后,宝宝的双眼聚焦才能保持一致,并开始学着跟踪在一个移动的物体。如果有人在他面前不停说话,他便会把目光停滞在此人的脸上,这可能就是他观察能力的最初表现吧。你要多给他一些锻炼的机会,比如对视游戏宝宝就很喜欢:把脸贴近宝宝(保持距离在25厘米左右),慢慢地把你的头从一边移动到另一边,停止在你们双目对视时。
2个月:从出生起宝宝便能看到颜色,但要区别相似的色调(比如红色和橙色)就很困难。这也是宝宝更喜欢黑白色的或颜色反差大的图案的原因。从第二个月起,宝宝的颜色视觉发育便开始了,大脑将努力学习辨别颜色,宝宝会最先注意那些有鲜艳明亮的颜色或有复杂设计的图案。此时你该鼓励宝宝这项发育,多给他看一些图片、相片、书等。接下来的两三个月,宝宝还要不断完善视觉的追踪技能。
4个月:宝宝的视觉深度感开始发育,他已经能准确的看到目标对象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并把这些信息传送到大脑,由大脑向手发出“命令”——抓住它,这也是常说的“手眼协调能力”。这项能力能与大脑发育相辅相成。所以要多给宝宝提供一些锻炼手眼协调的机会,比如摆上一些带声音的玩具,吸引他去抓。否则他会随手抓住你的头发、耳环或眼镜,当作锻炼。
5个月:宝宝能看到很小的物体,视觉追踪技能已完善。他甚至能在只看到物体的一部分后便认出这个物体,这正是宝宝的永久性记忆能力初期的表现,也是宝宝都喜欢玩“躲猫猫”的原因。另外,宝宝已经能辨别相似的色调,并开始学习区分和识别每种不同的颜色。
8个月:此时宝宝的视觉已经成熟,视力的清晰度和深度几乎和成人接近。虽然他的关注力更集中在近距离的物体上,但他的视觉足够看清房间里的每个角落处的人和物。
爸爸妈妈的任务:保护和鼓励视觉的发育
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带宝宝做视觉检查。如果你们家人有严重的眼病,要事先告诉医生。如果宝宝是早产儿——特别是出生时出现了感染或缺氧症状——那么他出现眼病的风险就会加大,包括散光、近视、斜视等,所以要多和医生沟通。宝宝到了三四岁,医生就可以帮他做视力测量,如果宝宝的视力有问题,他会建议你们去小儿眼科检查。无论是家族遗传眼病还是其他问题,越早发现越好治疗。
陪宝宝做些视觉游戏,鼓励视觉发育。研究表示, 与其他图案相比婴儿更喜欢“人脸”, 你可以把脸贴近宝宝,让他观察(特别是新生儿),也可以给他买些有利视觉发育的玩具。到了第二个月可以为宝宝做些视觉追踪能力和辨别颜色的游戏,比如在他面前晃动一个颜色鲜艳的物体,或找些颜色对比差异大的图片给宝宝看。
辨别宝宝视觉发育异常的快捷方法
如果你发现宝宝的视觉有不正常的情况,要及时带他到眼科检查,比如下面这些情况:
3~4个月的宝宝不能双眼同时注视、跟踪物体(比如人脸)。
宝宝单眼或双眼向各个方向转动时有困难。
宝宝总是不停眨眼,且不能控制。
宝宝长时间对视,或者某只眼睛斜视(总看一个方向,双眼没有焦距)。
宝宝的一个瞳孔上出现白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