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越来越多,已经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影响儿童健康最重要的慢性肝脏疾病。
尽管经济条件、生活习惯不同,但全国各地儿童脂肪肝的发病率均在5%-7%左右,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以上海为例,2008年上海地区6-14岁学生脂肪肝的发生率仅2.1%,而2011年、2014年则分别上升至6.5%和8.9%,2001年和2009年对本市某校483、459名高中生调查也发现脂肪肝的发病率由4.8%上升到7.0%。而在肥胖儿童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可达60%-70%,甚至80%,日本报告一组310名肥胖儿童脂肪肝的发病率更高达83%,其中24%出现以转氨酶(ALT)升高为标志的肝功能异常。
成年后隐匿性肝硬化
虽然多数患儿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正常的单纯性脂肪肝,但有国外学者报告,100名2-18岁临床脂肪肝患儿肝组织学检查的结果显示,单纯性肝脂肪浸润者仅占16%,其余84%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和/或纤维化,即使单纯性脂肪肝,如不能及时控制,同样可以进展为脂肪性肝炎,再进展到肝硬化,最终出现与其他原因肝硬化相同的严重并发症,甚至需要肝移植。
有美国学者对66名平均年龄13岁的脂肪肝患儿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访,有5例在3-5年内进行了1-2次肝活检,结果发现4名儿童肝纤维化明显进展,其中2名分别从无纤维化进展的纤维化3级(接近肝硬化)和肝硬化,还有2名11岁和18岁女孩在诊断脂肪肝后9年、7年因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而进行了肝移植,后者最终于27岁时因脂肪肝相关肝硬化复发及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证实了儿童脂肪肝同样可以进展到不可逆性终末期肝病,其过程可能短至10-20年而非以往认为的需要30年或更长。而且大多数脂肪肝患儿可以无明显症状,但部分患者肝脏的病理损伤仍然持续存在并悄悄地进展,成为成年后隐匿性肝硬化的重要原因。
与代谢性疾病伴发
与成人一样,儿童脂肪肝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常常伴发。脂肪肝患儿与同龄非脂肪肝儿童相比,其胰岛素敏感指数可以下降50%,而胰岛素抵抗指数则增高3倍左右,近10%的患儿可以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减退等糖代谢障碍,明显高于一般儿童。同样,脂肪肝患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可以显著高于正常健康儿童。我国浙江学者发现,110名脂肪肝患儿与30名同龄健康儿童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是39.7%和4.2%,相差近10倍;美国有学者报告,123名2-19岁脂肪肝患儿与684名同龄非脂肪肝儿童动脉硬化(周围动脉、冠状动脉斑块形成或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30%和19%,而对800余名意外死亡儿童病理检查也证实,脂肪肝患儿动脉硬化的发生率2倍于无脂肪肝儿童。这些资料显示,脂肪肝儿童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而且脂肪肝可能就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标志。更让人揪心的是,在美国66例脂肪肝患儿中,随访期间竟然有2名儿童因严重心血管疾病而死亡,再次提供了脂肪肝患儿因心血管疾病而非肝病过早死亡的临床证据。
大量资料证明,儿童脂肪肝不仅本身是一种潜在的进展性疾病,而且可以同时或者成年后并发多种严重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以及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他们当前和成年后的健康甚至生命,成为其预期寿命缩短的重要原因。
早防早治避免恶性结局
有国外学者呼吁:儿童脂肪肝就像一枚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早防早治,以尽量阻断、避免脂肪肝向恶性结局进展。
除非进展到晚期,一般脂肪肝可防可治。无论成人或者儿童,绝大多数脂肪肝的发生与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有关,因此《美国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指南》特别推荐,强力改变生活方式应作为儿童脂肪肝的一线治疗,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是脂肪肝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即使在脂肪性肝炎甚至脂肪肝相关肝硬化阶段需要药物治疗时,也应在纠正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将事倍功半。只是儿童处于身心发育的特殊阶段,在调整生活方式方面有所特殊要求。
其一,在控制总热量、适当减少高脂高糖食品的原则基础上,更强调平衡饮食,避免从过度营养一个极端转向营养缺乏的另一个极端,以充分保证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摄入。
其二,防治儿童脂肪肝要早。国内有5-6岁、国外有2岁儿童患脂肪肝,8岁儿童患脂肪肝性肝硬化的报告,澳大利亚学者对178名17岁脂肪肝孩子与800名同龄非脂肪肝孩子的调查发现,青少年脂肪肝的发生与3-4岁时肥胖密切相关,可见“大阿福”并非好事,防治儿童脂肪肝要从娃娃抓起。
其三,多数儿童独立生活能力尤其是自控能力不足,因而在儿童脂肪肝的防治上,家长以及学校老师负有更多的引导、指导、督促和管理的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甚至全社会共同重视,才可能抑制儿童脂肪肝发病率越来越高的趋势,把脂肪肝对儿童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