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课堂气氛沉闷和学生心理压抑会导致教学失败

早教资源

2014年06月27日

1. 课堂气氛沉闷

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只有在共享和碰撞中才能产生,课堂气氛沉闷和学生心理压抑必然导致教学的失败。沉闷的根源在于教师统得过死,一厢情愿地大讲特讲;学生展示的机会少,表达的愿望逐渐萎缩;结果造成教与学脱节,师与生游离,课堂死气沉沉。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彻底解放学生,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去说。只有敢说,才能引发学生主动去想,为了说得精彩,他们才会积极思考。说白了,上课就是创设氛围,互相感染、互相激发、互相影响、互相碰撞。形成感动、生动、激动。

2. 貌似启发满堂问

课堂是一个自由、互动,自我展示,汇报成果的舞台,而不是被动接受、等待考核,更不是审判与诘难。那些貌似启发式的满堂问,不管问题的价值大小,也无论教师是否和颜悦色,学生都会感到厌烦。问与答应该是对等的,学生能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答出一个结论更有意义。课堂最大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而掌握发问权,设问互答,多元交流,才会让学生积极主动,神采飞扬。

3.回答问题看稿

课堂是学生能力成长的地方,口语表达作为一项重要技能,既能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争辩能力、分析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自信自强。而看着书稿展示或回答问题,显得拖泥带水,优柔寡断。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依赖,对书稿难离难弃。总之“脱稿”是生成智慧的具体标志与体现,学生最好做到“不脱稿不讲话,要讲话必脱稿”。

4.演讲用口语

“口语”即随口而出的方言或废话,每位教师要把制止口语当作“课堂文明”来认识。过多的口语使得讲话随便,细节粗糙,以讹传讹,学生也不易养成严谨的语言习惯,对理科概念定理的明晰不利。课堂讲演要求语言流畅,声音洪亮,抑扬顿挫,肢体语言运用恰当,有良好的表达效果。

5.形式单调

新课堂之所以强调教师少讲,让学生多动,其原因就是避免课堂形式单调,追求互动过程精彩。再优秀的教师如何把持着课堂,不会利用学生当小老师,甚至压抑、剥夺学生的好奇心与展示欲,势必造成师唱独角戏,生作壁上观。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或谈、或背、或算、或写、或辩、或问、或画、或演、或思……无态不具,生龙活虎,激情迸射,乐此不疲。

+1

来源: 作者:王浩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