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故事虽好,可别让宝贝“一心二用”哦!

生活习惯

2025年09月12日

  亲爱的宝爸宝妈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为了让孩子安静吃饭,你打开手机播放他最爱听的《小猪佩奇》;为了让孩子乖乖坐在安全座椅上,你一路给他播放童话故事。这招看似管用,但您可知道,这种“边听故事边做事”的习惯,可能正在悄悄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为什么专注力如此珍贵?

  专注力就像孩子心灵的一扇窗,只有静下心来,才能真正看清世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专注力发展的关键阶段,这时期养成的习惯往往伴随一生。

  可惜的是,现在的孩子处处充斥着“背景音”:看电视要玩玩具、写作业要听音乐、吃饭要看动画片。这种多重刺激的模式,使孩子的大脑习惯了不断切换注意力,再也无法静下心来专注于一件事。

  “一心二用”的错觉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能边听故事边做其他事是“聪明”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当同时进行两项任务时,大脑不是在同时处理,而是在快速切换。这种切换会导致每项任务的效果都大打折扣。

  您可能发现,听完故事后问孩子内容,他往往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或者虽然饭吃完了,但根本不记得刚才吃了什么。这就是分心导致的结果——每件事都做了,但每件事都没做好。

  专注力被破坏的警示信号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就需要关注他的专注力问题了:

  1.   做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
  2.   很容易被周围的声音或事情干扰
  3.   经常丢三落四,忘记刚才要做的事情
  4.   听别人说话时心不在焉

  如何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一次只做一件事:吃饭就专心吃饭,听故事就专心听故事。让孩子体会每件事情的独特滋味。

  创造安静环境:在孩子专注做某件事时,不要轻易打扰或提供“背景音乐”。安静的环境有助于深度专注。

  合理安排时间: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安排活动时间。研究表明,3-4岁幼儿的持续注意力时间大约为8-10分钟,5-6岁为10-15分钟。不要强迫孩子长时间专注。

  以身作则:父母自己也应该放下手机,专心陪伴孩子。您专注的样子,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选择适当的故事时间:睡前是听故事的好时机,孩子躺在床上没有其他干扰,能够全身心沉浸在故事世界中。

  小改变,大不同

  试着做一个实验:一周时间,不允许孩子边听故事边做其他事。你会发现,当他专心听故事时,会提出更多问题,对情节的理解也更深入;当他专心吃饭时,会更敏锐地感知食物的味道和饱腹感。

  这种专注的能力,将会成为孩子未来学习的重要基础。相比那些看似“高效”的多任务处理,深度专注才能带来真正的思考和创新。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孩子的童年不会重来,专注力的培养更是如此。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空间,一份专注的体验,这将是您送给孩子最宝贵的礼物之一。

  当孩子真正专注于一件事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是任何多媒体刺激都无法比拟的。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就是保护他们探索世界的深度和思考的能力。

+1

来源:网络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