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最好的教育是,当孩子悲伤、愤怒或害怕时有我们陪你度过

生活习惯

2020年09月10日

  武志红曾在《圆桌派》上说过这样一段话:

  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一个人长大的。

  而一个人往往指,童年记忆里我们的父母没有真正在场过。

  昨晚,亲贝网小编回爸妈家吃晚饭。

  看着妈妈在厨房兴高采烈、忙忙叨叨的身影,我心里突然有些发酸:

  在爸爸妈妈心里,我依旧是他们最宝贵的女儿。

  但爸爸妈妈在我心里,却变得有些模糊。

  我们之间就像隔了一堵透明的墙,近在咫尺却咫尺天涯。

  记不清楚,这种感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也许是,每次吃饭添碗时,妈妈的絮絮叨叨:

  少吃点吧,你都穿XXL了。

  女孩要有女孩的样子,矜持一点。

  也许是,每次不小心丢东西,不小心受伤,不小心闯祸时,妈妈的冷嘲热讽:

  自己不操心怪得着谁。

  也许是妈妈强迫我放弃设计,报考热门专业。

  也许是第一次带老公见家长,妈妈对老公的左右嫌弃。

  也许是工作多年,从不问我开不开心,只问我有没有耍性子,得罪同事,得罪领导。

  总之,妈妈似乎一直在尽职尽责地教育我,为了我好,让我变成“别人家的孩子”。

  但我们的心却越来越远。

  无意中,看到心理学家张德芬说过的一句话:

  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童年时,因为缺乏爱和认同而造成的黑洞。

  的确如此。

  小时候,一直活在妈妈的“正确”里。

  没有试错的机会,没有追寻的权利,没有对外疏解的途径。

  慢慢地对内折磨,压抑成伤。

  父母爱得兢兢业业,孩子却越来越心寒。

  没有“认同”

  是心理上的彼此失去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你对父母最失望?

  一位网友的回答,让人心疼:

  当我在难题面前抓耳挠腮时,妈妈一本正经地坐在我面前。

  从马云讲到王健林再讲到任正非,一个劲地告诫我:

  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一事无成。

  当我拿起我练了7年,却被父母强制荒废了2年的吉他,想要重新感受一下什么是热爱?

  妈妈没收了我的吉他,告诉我: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不要被垃圾快乐冲昏头脑,眼下的学习最重要。

  当我已经很努力,但成效不大而伤心难过时,妈妈不停地絮叨:

  你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她就像一架直升机,在我的头顶不停地盘旋。

  她说的话都对,但我却一点也听不进去。

  想起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说过的一段话:

  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情,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和认知造成的。

  有时候,孩子在父母面前表露出的焦虑、脆弱、叛逆、阴暗,其实是一种变相地撒娇、试探和发泄。

  他们想要的不是父母的长篇大论,而是请你看见我、认同我、理解我。

  就像斯戈登所建议的那样: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只需要描述孩子提到的行为,解读他当时的情绪,表达我们的感受就可,但千万不要对其有任何评价。

  因为妈妈“满腔正义”的评价,会阻断跟孩子之间通畅的交流,造成父母与孩子心理上的彼此失去。

  电影《春潮》中有一句台词:

  “你什么时候才能明白,家庭不是战场,你的胜利也不是荣耀。”

  很多父母站在“教育者”的地位上,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自上而下地向孩子灌输自己的经验,认知,和期待。

  面对父母的义正辞言,孩子们毫无反驳的余地。

  父母们赢了教育,却输了孩子。

  因为说不出来的苦才是真苦,无处可放的委屈才是真委屈。

  父母“高出不胜寒”,孩子只好“画地为牢”,既囚禁了自己,也隔离了父母。

  没有“理解”

  会把孩子逼到死胡同里

  心理学上有一个镜中自我理论。

  简单地说,就是他人的期望,会导致我们的人生向期望发展,成功或失败。

  适宜的期望,恰到好处的对策,可以让父母得偿所愿。

  但错误的方式方法,很可能让孩子背道而驰。

  17岁的侄子,总是逃课躲在学校的某个角落打游戏。

  有一次,被嫂子严厉批评后,他逃到我家。

  我问他:游戏有什么好玩的,至于痴迷到这种地步吗?

  没想到,侄子却回答:

  “确实没什么好玩的,我玩游戏就是玩给我妈看的。”

  我不解,侄子继续解释道:

  「我想看会小说放松一下,我妈就一把把我的小说扔掉,说我不务正业。

  同学约我去打球,我妈也不让去,说什么时候了,还不知轻重。

  我心理不痛快,想颓一会,自己调整一下情绪,她还说我矫情。」

  原来,不管侄子干什么,嫂子总有一大堆反对的理由等着他。

  她给侄子框定了一个绝对正确的圈,只要侄子稍有越界,就立刻“棍棒夹击”。

  她以为这是“尽忠职守”,实则是把孩子逼到死胡同里。

  心理学家章志光在研究负强化的心理机制时说:

  他们会以自我惩罚的方式来给自己以负强化。

  如做错事或考试失败后主动放弃应该得到的东西,或惩罚自己去做平时不愿意做的事等。

  父母以“长者”的身份,自以为比孩子懂得多,强迫孩子按照自己设计好的路线付出努力。

  不顾孩子的内心需求,霸道地指点江山。

  孩子反驳无效,内心压抑,只好退而求其次:

  既然我一无是处,那我就按你想的那样坏到底吧。

  就像苏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所说的那样:

  小孩总会相信父母所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到那时,父母越担心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

  所谓的“金玉良言”,反而变成了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给孩子设计的璀璨人生,也在父母的负强化下变得面目全非。

  教育的前提是认同和理解

  人本主义之父卡尔·罗杰斯曾说过: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好啊……

  前几天,学校开家长会。

  一个平时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的小男孩,这次数学成绩意外考了85分。

  他一看见自己的妈妈走进教室,就立马红了眼眶,低着头,哽咽着说:

  妈妈,对不起,我这次没考好。

  妈妈看着孩子,第一反应反而是笑了笑,跟孩子说:

  “你不一定每次都要拿第一。妈妈知道你一直很努力。”

  妈妈说完,孩子好像一下子就松了一口气。

  有句话说,爱人眼里的山与秋,胜过一切山川河流。

  同样, 在孩子眼里,父母的温暖和理解,胜过一切道理和教化。

  在乎孩子的成功是父母的天职,但千万不要忘记尊重孩子失败的权力。

  孩子不是生而完美,而是在父母爱得滋养下变得越来越好。

  武志红曾说过一句话:

  生命最根本的需求,是渴望被看见。

  不是只看见孩子外在的行为,而是看见孩子内在的感受。

  只有孩子内心的东西,被看见了,被理解了,被肯定了,才会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能量。

  看见孩子的闪光点,看见孩子的一点点进步。

  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一直在进步的路上。

  心理学家珍妮佛也曾通过研究证实:

  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喜爱和接纳,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并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和行为。

  所以,那些敢于在父母面前袒露无遗的孩子,不会学坏。

  因为教育的前提,是认同和跟随。

  父母的理解和信任,让孩子相信爱,懂得爱,孩子自然会向着父母的期待,向着光明前进。

  戈特曼说:

  最好的教育,是源于内心,体现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

  孩子的悲伤、愤怒或害怕,你需要陪他度过。

  为人父母其实就是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以他最需要的方式去帮助他。

  父母以为的未必是孩子想要的,孩子表现出来的也未必是父母想象得那样。

  孩子永远比大人想象中的敏感,也永远比大人想象中的懂事。

  父母“大主角”的意识太强,只会越用力,孩子离你越远。

  相反,懂孩子所想,懂孩子所以然。

  不以固有框架为孩子设限,在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建议之前,先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孩子的情感需求被充分满足,自然会向阳生长。

  在家庭中幸福快乐的体验,比任何教育都有效。

  因为爱与理解,胜过一切大道理。

  信息来源:新浪新闻

+1

来源:亲贝网整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