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让家庭享受托得起、托得到、托得好的托育服务

社会热点

2023年11月13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周韵曦

  以“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托育服务发展论坛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与会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等围绕婴幼儿托育服务领域的热点话题,从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构建、家庭养育指导与婴幼儿照护服务、婴幼儿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分享了前沿观点、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为完善构建一流托育服务科学理念传播平台、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智力支持,共同推进婴幼儿托育事业蓬勃发展。

  积极构建普惠多元托育服务体系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二级巡视员徐拥军注意到,近年来,托育服务发展指标被纳入国家战略,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标准规范体系不断完善,服务供给体系不断扩大,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他同时也表示,我国托育服务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面临一些不足和难题,如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家庭送不起与机构接受不足现象并存,配套支持措施政策有限等。“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需要加强工作前沿思考,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国家与地方的关系、促进发展与强化监管的关系。”

  徐拥军建议,构建好普惠多元托育服务体系,需要把握好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多元发展、坚持医育结合的三大原则,推动政府、家庭、社会和市场各方相协调,加强顶层设计,鼓励试点创新,着力构建适应我国国情发展阶段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使广大婴幼儿家庭享受到托得起、托得到、托得好的托育服务。

  聚焦新时代普惠托育服务存在的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社区覆盖率低、农村托育资源短缺等短板难题,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芳认为,应通过大力构建社区托育服务网络、填补农村托育服务的空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用人单位办托、完善综合监管机制,探索推行智慧托育、医育结合等,破难题、梳堵点,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措施落到实处。

  破解制约普惠托育机构发展的突出瓶颈

  针对场地成为制约普惠托育机构发展突出瓶颈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佘宇分析,托育机构面临的场地难题体现在诸多方面,如场地成本控制难,普惠托育服务定价缺乏基本条件;场地空间寻找难,普惠托育服务就近选址受限;场地设施达标难,普惠托育机构备案面临障碍等。

  在他看来,这些难题的出现根本在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常态化经费投入机制。“短期内推动普惠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可行路径是通过建立有效的公共空间和设施资源的处置转化机制,协调各类场所主体免费提供服务场所或发放租金补贴。”

  他建议,应做好试点和评估,统筹考虑区域人口变化形势和托育服务供需特点,做好普惠托育机构的选址评估;明确目标和方向,坚持以扩大普惠托位规模、优化服务供给结构为目标,以社区、单位办托为主体,多种托育模式共同发展为基础,多渠道增加普惠托位供给;建立合理成本分担机制,在解决场地问题的前提下统筹测算运营成本,使普惠托育服务定价更具可行性;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公共空间和设施资源转化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实施网格化、社区化管理,根据需求做好功能空间的调整和转化;建立稳定的持续投入机制,尽快将普惠托育服务作为一项基础性民生工程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持续投入实现普惠目标。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从2020年的1.8个提高到2025年的4.5个。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副研究员李红娟介绍,通过对备案托育机构集聚度整体分析发现,备案托育机构可及性、公平性方面整体呈现人口密集地区大于人口均值地区、大于人口稀疏地区的特点。她建议,针对可及性较好、公平性较差的省份,进一步考虑区域内不同人口要素,形成托育机构的重点推进与发展;针对可及性与公平性都较好的省份,应从增加托育机构数量供给,转向提升托育机构服务质量;对可及性与公平性都非常差的省份,既要考虑不同区域人口要素以及地理要素,做好资源配置和优化,也要进一步了解托育机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进行整体规划发展。

  为儿童早期家庭养育照护提供科学指导

  当前,“边养育边学习边需求”正成为很多新手父母的切实体验。因此,为广大家长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迫在眉睫。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李晓巍及其团队研究发现,目前家庭教育实践中存在家长教育期望较高与其自身教育能力不足的矛盾,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

  李晓巍及其团队在北京、广西、湖北等地所做的调查显示,目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供需可及性不足,具体表现为服务供给频率、时间不合理,难以贴合家长实际需求;供需相关性较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对家长需求把握不到位,难以解决实际育儿困难;供需质量性较低,服务供给渠道和队伍的专业性不足,难以满足家长科学养育之需;供需相适性不强,个性化、针对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欠缺,难以回应家长的特殊需求。

  她建议,充分调研婴幼儿及其家庭需求,完善配套服务;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机制,注重指导方式多样性;全面打造家庭教育指导队伍支持体系,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从2020年至今,昆明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艾映彤带领团队在云南多个乡村开展了针对0到6岁儿童家庭养育指导项目,通过就近建立儿童早期关爱服务中心、为家长提供免费支持服务和上门服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引导家长掌握科学养育知识和技能,构建具有云南省特色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为探索当地乡村儿童早期家庭养育指导提供了实践性参考。

+1

来源:中国妇女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