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疼痛是身体的求救信号,七大误区要避免

社会热点

2023年11月01日

  10月16日至22日是“中国镇痛周”,《我国五区域疼痛领域调研报告》在北京发布。该报告针对中老年人常见疼痛、疼痛的特殊病例以及疼痛的认知误区等内容,提出疼痛的“五个发现、七大误区”,其中,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较为常见;慢病共病越多,患者更容易出现剧痛。

  调研报告显示:颈肩腰腿痛、神经痛、癌痛、软组织痛,是门诊常见的慢性疼痛;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较为常见,不同医院疼痛相关门诊该类疾病比例不同,约为10%至40%;有基础性疾病,如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等中老年人,发生疼痛的风险较高;中老年人有慢性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慢阻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发生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风险增加;公众对疼痛的认知误区较多,需提升正确预防疾病和管理疼痛的认知。

  此次报告展示了七大误区:

  第一,疼痛不是病,忍忍就过去了;

  第二,疼痛是与生俱来的,不可避免;

  第三,止疼药有毒,坚决不吃;

  第四,忍痛的时间越长,忍痛的能力也会增加;

  第五,如果吃了止疼药不疼的话,会掩盖疼痛的病因;

  第六,疼痛通过治疗可以百分百消失;

  第七,把引起疼痛的神经“烧”了,就不会疼了。

  “疼痛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是人体避免伤害、及时发现隐患的保护机制。面对长期的、剧烈的疼痛,多数人容易陷入误区。”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介绍,对于中老年人来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比较常见的,有的患者没有及时治疗,导致这种疼痛就像拧开的水龙头,无休无止。带状疱疹患病部位越高,对中老年人造成的疼痛危害更大。

  50岁以上人群易发带状疱疹,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东城区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红表示,慢病共病越多,更容易痛上加痛,疼痛剧烈升级。以带状疱疹为例,慢性病患者得带状疱疹后,感受到的痛感更强。因此,针对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个性化的慢病宣教管理很重要,要帮助他们在疾病以及疼痛面前变被动为主动。(光明网编辑郝梦晗整理,资料来源:北京日报)

+1

来源:光明网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