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社会热点

2014年11月27日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十一年前,对流浪汉和乞讨者的救助管理机构在中国被称为收容遣送站,由民政部门和公安机关共同管理。2003年3月17日晚,在广州打工的湖北籍大学生孙志刚因缺暂住证,被公安机关送至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收容。3月20日,转送至广州市收容人员救治站的孙志刚被救治站员工殴打身亡。

孙志刚之死,引发了社会对收容制度的广泛讨论,可以说,是孙志刚事件的发生改变了实施20年的收容遣送制度。

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止。至此,以“自愿求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救助管理制度取代了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制度。救助管理站也改为直属民政部门,公安机关不再参与管理。

在广东,广州市救助站和广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入围了全国26家国家一级标准救助机构。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广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里,孩子们玩成一片。十一年前,对流浪汉和乞讨者的救助管理机构在中国被称为收容遣送站,收容遣送制度废除后,“自愿求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救助管理制度取而代之,像儿保中心,常年有30至40名流浪儿童滞留。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小曾,12岁,四川人。2014年4月8日该童在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流浪时,被钟落潭派出所民警发现后护送来儿保中心救助保护。2014年9月10日,她被市儿保中心工作人员护送至四川省南充市救助管理站。像小曾这样的孩子,儿保中心还有很多。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陈南进今年12岁,个头不高,说话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眯起一只眼睛。南进对家里的一切讳莫如深,只说自己是贵州人之外,他四年级就因为家里穷而辍学了,父母生病,作为独子的他离家出走。他说自己想回家,但只想去中山找朋友,而对父母,他只说“不知道”。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来到儿保中心之前,大海在广州火车站附近流浪,被人控制派“黄卡”,被警察抓获后送至儿保中心。往年的寻亲活动中,也刊登过大海的相关档案,但始终无法帮他找到家人。“嗯,我想回家。”说完这一句,大海又开始出神了,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聂海,他不记得自己的名字,只知道年龄约为13岁。年10月30日晚在萝岗街香雪大道西路与萝岗区少年宫交界处流浪,由萝岗派出所送至广州市儿保中心。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沙辉,也没有名字,约13岁,疑似智障,2013年6月7日20时许,在广州市天河区水荫路十九路牌坊附近被群众带至沙河派出所,后被转至广州市儿保中心。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小罗,15岁,户籍地址为四川省内江市。他说自己十二岁就外出务工,曾在成都、珠海、广州做电脑绣花、玻璃工、建筑工,2014年7月10日在珠海游玩时被盗,于是来到救助管理站求助。2014年9月10日,他已由市儿保中心工作人员护送至四川省南充市救助管理站。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陈炽标,17岁,2012年10月他擅自离开了寄养家庭前往四川寻亲,但一无所获。11月15日,四川南充市救助管理站将他护送至广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温丽琴,无名氏,约13岁,疑似智障,无法说出姓名、家庭地址和父母信息等情况。2012年9月12日该童在街上流浪时,被民警发现后护送其到市区分站求助,当日转送至儿保中心救助保护。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3年前,梅雪与父亲在广州流花公园附近的医院门口走散。梅雪的父亲烂赌成性,一直在躲债。当时13岁的梅雪在马路上等了两天,最终意识到父亲不要她了。“我就像他的一个包袱,甩掉我他就清爽了。我理解他,不会恨他。”梅雪说,自己曾经的梦想是考大学,但现在已经不可能了。2014年10月17日,她被转大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安置。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今年暑假,武力的爸爸将他接来广州,还特地换租了稍微宽敞点的出租屋,期盼这个暑期能多陪陪他。可惜工作繁忙,这个想法并没有实现。对武力来说,父亲的期待常常让他感到“鸭梨山大”。暑假的尾声,他带着5块钱离家出走,却不慎真的迷失在车水马龙中。2014年8月26日,父亲将他从儿保中心领回家。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小勇,约12岁,被送来儿保中心之前一直在广州流浪。他说自己是云南人,却不知道家里的详细地址,后经媒体帮助后,与其家人取得联系,由母亲接领回家。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2014年8月,雨茜在人行道上乞讨时被广州市流动救助服务队送往儿保中心救助。在儿保中心换上干净衣服后,雨茜不敢相信镜中人是自己。雨茜的爷爷职业行乞,一到寒暑假时便会把孙女接来一起乞讨,“不敢歇,如果讨钱少了,爷爷会打我。我不想上街讨钱,我想回家读书。”2014年9月1日,她被父亲接领出站。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创业今年14岁,在老家刚上完小学五年级,是被警察送到儿保中心的。他母亲早逝,父亲死于酗酒。因为不喜欢姐姐逼他上学,创业离家出走,等想回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迷路了。他懊悔地说。现在特别想姐姐,只要能见到姐姐,怎么认错都可以,“她让我去上学,我一定去,再也不惹她生气了。”2014年8月26日,姐姐来接他了。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小非被民警发现的时候,无论中文、英文都不会说,他说的语言民警也无法听懂。来到儿保中心后,他很快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中文。后来,工作人员带着小非到广州非籍人口较多的地区寻找,终于确认了小非是冈比亚籍,并与2014年10月4日离站回国,与家人团聚。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儿保中心的工作人员至今记得赖星运被送来的那天,他手里捏着父亲的死亡证书、户口本主动来求助。由于是私生子,赖星运至今没有一个“身份”,也没有亲戚愿意收留他。赖星运喜欢看书,早熟的他心里一直知道,小伙伴们一个个都找到了归宿,而自己无处可去。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亲贝网

流浪儿的童年:寂寞相随 无处安家

杨志,别名样子,2003年离家出走后四处流浪,2008被送到儿保中心,直到成年。虽然儿保中心吃喝不愁,但杨志希望去社会上磨练和生活,并如愿以偿进入了一家企业工作。对于儿保中心的孩子来说,失去父母的日子格外艰难,如果没有被领回,他们就必须学会独自面对内心的脆弱,最终走向社会。

501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