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北海一名一岁零九个月的女童接种甲肝疫苗数十分钟后,身体出现异常,所幸送医及时,目前孩子身体情况稳定。北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此事进行调查后,证实异常反应与疫苗接种无关系。
27日上午10时许,记者闻讯赶到北海市人民医院,在急诊室见到送医的女童小王。她的鼻子上插着输氧管,正躺在病床上输液。由于小王不停地哭闹,为了避免正在输液的针头脱落,家长无奈摁住她的手脚。
小王的爷爷说,上午8时30分,他与小王的妈妈把孩子带到北海市西塘卫生院预防保健科,进行国家免疫规划内疫苗“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接种,然后将小王送去幼儿园。“打了针后不久,孩子一直咳嗽。”小王的爷爷说,他开始以为是孩子吃早餐太急引起的,并没在意。
到幼儿园不久后,孩子开始哭闹。约10分钟后,孩子的眼睛、嘴巴开始发黑,且身体抽搐、冰凉。幼儿园老师立即通知家长,并将小王送往医院,然后在诊室守着。她说,小王刚送来时全身冰冷,输液后,体温升高。医生说“孩子开始发高烧”。
家长认为,孩子出现异常反应很可能跟接种疫苗有关。记者从西塘卫生院了解到,小王接种的是“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该疫苗由北海市疾控中心统一发放,免费帮辖区适龄儿童接种。
北海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科和西塘卫生院,曾派人到医院了解情况。据西塘卫生院相关科室负责人廖旭芬介绍,生理、心理等方面原因,都可能会引发接种后的不适,“也不排除孩子在幼儿园出现意外,引发当天的异常症状”。
北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科科长冯辉煌说,注射甲肝疫苗后,极少数人会出现乏力、发热、恶心、呕吐、过敏性皮疹等症状,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可在24小时内自行缓解。北海从2008年4月开始免费给适龄儿童接种甲肝疫苗,此前没有出现过类似情况。
28日上午,北海市疾控中心发布对此事的调查报告。报告称,小王接种的甲肝疫苗生产厂家为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20100640-1,有效期至2011年12月20日,注射器为一次性自毁型注射器,接种操作过程规范。产生异常反应的原因为食物呛咳,阻塞呼吸道引起缺氧反应,与疫苗接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