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站公布了《关于公布2010年第2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的公告》。公告显示,山东潍坊瑞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旺旺仙贝不合格。
老少兼宜的旺旺仙贝竟然被查出大肠菌群超标!市民自禁毛骨悚然:经常吃的零食竟然被曝出质量问题了。然而,这次的“质量门”并没有对旺旺公司带来直接明显的负面影响,市场上旺旺仙贝销售势头依然很“旺”。据了解,被曝光的“旺旺仙贝”为潍坊瑞麦食品有限公司于4月18日生产的,曝光产品销售集中在山东区域。目前市场销售的的“旺旺仙贝”生产日期大部分为今年6月、7月,这些产品都是通过了检查的合格产品。记者采访时发现,市场对此的反应并不强烈,商场没有收到任何下架的通知。消费者反应也极为冷淡,很多消费者甚至表示,“都过去三个多月了,就算有质量问题,好的坏的早已经进了肚子里了,至今也没有这方面的申诉。”
与历届曝光事件的“轰轰烈烈”相比,消费者对旺旺“质量门”显得尤为大度。这是为什么呢?很显然,这次超标“旺旺仙贝” 的覆盖面并不宽。一方面,旺旺仙贝是此次抽查中唯一不合格的全国性品牌,旗下其他10余处产品均合格,而且时间局限性也很强;另一方面,自质监局查出超标以来,沈阳、青海、重庆等诸多省市纷纷表示在当地没有发现超标产品。
除以上两个客观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主观因素。笔者以为,旺旺仙贝大肠杆菌超标的“意外性”,这使它与其他安全事件有了质的差别。无论是毒奶粉的三聚氰胺,麦乐鸡中的“橡胶”,或是造假米里的香精,这些食品添加剂(或假添加剂)超标事件是厂商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对于这种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故意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恶意谄媚行为,消费者肯定无法平静看待。而旺旺仙贝大肠杆菌超标的“意外性”与此有极大差别,因此消费者反应没那么激烈。
据了解,在食品加工中的生物性污染的主要途径很多:(1)生熟不分;(2)不洁的容器; (3)从业人员不洁的手;(4)从业人员为带菌(病毒)者;(5)空气中尘埃;(6)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设备;(7)未消毒或未彻底消毒的包装材料;(8)地面;(9)其他不洁物品。因此,对加工食品来讲,通过控制病原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来控制病原体难以达到目的。另外,旺旺公司只是个别产品出现大肠杆菌超标,而且这些产品出厂时的检查均合格,这表明超标原因可能并非厂商“原料问题",而很可能是由运输途中的二次污染所致。由于二次污染的来源极为广泛,造成超标很可能是“意外件”所致,所以消费者对此次旺旺仙贝大肠菌群超标事件的态度较为平淡。
大度归大度,失误却已成事实。据了解,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过多食用微生物超标严重的食品,很容易患痢疾等肠道疾病,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危害人体健康安全。旺旺仙贝大肠菌群超标事件再一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无论是消费者、监管部门、还是厂商,都万万不可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