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妇女贫血,在世界范围内仍是一种常见病。据统计,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病率在21%~80%之间,多见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中90%为缺铁性贫血。由于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有隐匿性的特点,早期多无症状,不为人们注意,以至症状明显时已发生严重贫血,给孕妇和胎儿带来不良的影响。如能早期重视,预防本病的发生是完全可能的。
缺铁的四大原因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人体内缺铁,大多由于丢失过多、摄入不足或需要量的增加造成。常见的有:①有出血病史、外伤、痔疮出血、月经过多、前次生产时产后出血过多以及多次妊娠等。②营养不良、孕妇早期呕吐、胃酸缺乏等,影响铁的吸收。营养不良常有蛋白质缺乏,铁只有与蛋白质结合才能被机体所利用。③患有某些疾病:寄生虫病如钩虫病,可造成小肠粘膜出血,导致严重贫血;萎缩性胃炎、胃大部或全部切除,使铁的摄入不足;肝、肾疾病、慢性感染可抑制机体利用贮备铁。④妊娠及胎儿发育,增加了铁的需要量,这是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一个主要原因。
铁的来源与作用
铁是人体一种必须的金属元素,它参与血红素的形成。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成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血液中携带氧(O2)的载体,它供应人体组织细胞生存所必须的氧。正常妇女体内含铁总量约1700mg,其中65%~70%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于循环的血液中,约20%~30%(大约500mg)为贮备铁,多以铁蛋白、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脏、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中。余下的约5%以肌红蛋白、细胞色素C以及其他细胞内氧化还原酶的形式存在。此部分不参与血红蛋白的生成。
铁的来源主要是食物。铁的吸收与食物含铁量、个人饮食习惯、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及体内缺铁情况有关。正常妇女每天需2mg铁,孕妇则需要3mg以上。食物中的铁主要是Ⅲ价高铁和有机铁,不能直接为人体吸收。胃酸可使之游离,维生素C等还原物质可将高铁变为亚铁(Ⅱ价)才能被小肠上部吸收。入血后必须与去铁铁蛋白结合,才能被运送和被人体所利用,并合成血红蛋白等。正常人体的铁代谢保持平衡,血红蛋白在血液中的比例也相对恒定,平均值为每百毫升血中13.7克(13.7克%),低于10克%临床上诊断为贫血。
妊娠后适量补铁
妇女的血液容量因妊娠而迅速增加,平均增加50%。。而血红蛋白只增加30%,造成血红蛋白稀释。当血红蛋白低到10克%时称为“生理性贫血”,实际上已是轻度贫血,并已经动用贮备铁,为此需要500~650mg铁才能应付血液稀释。日常食物中供应的铁很难达到需要量,而胃肠吸收又因食品性质不同而有差异。动物肝、肉、黄豆能被吸收的铁为15%~20%,而蔬菜、水果为1.7%~7.9%。妊娠期间需铁总量约为1200mg~1500mg,妊娠24周后,由于胎儿增大,需铁量迅速增加,单纯由食物供应很难达到妊娠的需求,而先前已有缺铁者,则缺铁性贫血就会不请自来。显然,补铁是必要的。国内外不少学者都主张妊娠后适量补铁,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怎样发现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
一般情况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可分为三期:①铁减少期,又称隐性缺铁前期。此期以贮备铁减少,而血红蛋白值正常为特点,临床无症状。②隐性缺铁期。贮备铁减少或消失,此时血红蛋白可维持正常,但血浆铁(PI)、运铁蛋白饱合度(TS)降低,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血浆总铁结合力增高。被称为无贫血缺铁期。③缺铁性贫血期。此时贮备铁已耗尽,已不能维持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临床上出现了典型的贫血症状,其他化验也不正常。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在前两期内都没有明显症状,也就不为人们注意。发展到第三期即症状性缺铁性贫血,轻者食欲不振、恶心、腹胀、皮肤口唇粘膜稍显苍白,重者全身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率加快,稍有活动便心慌气短,易发生晕厥。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与其他贫血一样,主要是使组织细胞缺氧。孕妇心肌缺氧易致贫血性心脏病,分娩时易发生心力衰竭、胎膜早破、宫缩无力等。重度贫血极易发生妊高征。据国内一项调查表明:贫血孕妇和正常孕妇发生妊高征的分别为27.5%~8.23%,贫血者比正常者高出三倍多。妊高征性心脏病的发病多为迅急,需急救和监护。缺铁性贫血还导致孕妇免疫功能降低,产后易发生感染等。胎儿的营养和氧完全依赖母体供给,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易致胎儿发育迟缓、体重低下、早产乃至死胎等。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临床上多以血红蛋白值而定。世界卫生组织将足月妊娠血红蛋白正常值定为11克%。国内临床上以10克%以下为贫血。但血红蛋白值正常并不能反映贮备铁的情况。因此,依靠血红蛋白值不能发现第一、第二期贫血,为确切诊断,要选择以下化验:血红蛋白(ST)、血浆铁(PI)、血浆总铁结合力(TLBC)运铁蛋白饱和度(TS)、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红蛋白(Hb)及骨髓象等。
预防与治疗
预防与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相比,预防显尤为重要、现实。首先要改变只以血红蛋白值作为判定是否贫血的标准,只对症状性贫血出现才给以足够的重视和治疗的观念。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卫生方针,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更为实际,它可以防止对孕妇和胎儿不必要的损害,而补充贮备铁才是真正的预防措施。
妊娠24周后(6个月)至少每月化验一次血红蛋白。化验方法简便,易于接受。凡有可疑应选择性地检查其他项目。
调节孕妇的饮食对正常补铁十分重要。要选用含铁丰富的食品,如黑木耳、香菇、紫菜、海带、猪肝等。其次为豆类、牛羊肉、蛋类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适量补充铁剂不失为补充贮备铁的有效方法。
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主要是补充铁剂。口服II价铁剂最为简便,如硫酸亚铁、10%。枸橼酸铁、葡萄糖酸亚铁等。世界上已有150种铁剂,但仍以硫酸亚铁最为有效和价廉,药源也充足。服铁剂常有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可用注射剂,如左旋糖酐铁、山梨醇铁、含糖氧化铁等。严重贫血者可少量输入新鲜血液或红细胞。
要注意的是:口服铁剂时禁忌饮茶。铁剂药片要妥善保管,以防儿童误服。因为误服6片~12片就可导致死亡。需要输血者切记量要少,输的速度要慢(15~20滴/分),需要监护,以防加重心脏负荷,引起心衰。补充铁剂的同时要补充钙、维生素C,这样可以促进铁的吸收,提高孕妇的蛋白摄入量以利铁的运输和利用。对补铁孕妇要密切观察。因为一个缺铁性贫血的孕妇,需2个月左右才能使血红蛋白正常。对治疗反应不佳者,应查找原因,如病人能否按时服药或有无其他影响铁代谢的疾病,如慢性感染、炎症、肝肾慢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