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妇科,指新生儿到14岁这段时期,以女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性生理改变为特点而形成相对独立的一门学科。由于其发病特点与成人妇科不同,而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中大医院儿科最近接诊了好几例幼女感染阴道炎的病例。昨日,小王带着2岁不到的女儿到医院妇科求诊,诉说其阴道口红肿、有分泌物,经查幼儿患有阴道炎,而劣质纸尿裤是罪魁祸首。
婴幼儿阴道大量出血比较罕见,多因内裤上有滴状血迹,而引起母亲的注意,许多母亲都把它误认为来月经,殊不知引起外阴阴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女孩性成熟前的生殖器出血为一疾病信号,必须全面仔细检查。
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呈淡粉色)洗外阴,对较大的幼女可令其坐浴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禁用刺激性较大的肥皂用力擦洗。而可用1%-1%洁尔阴液,通过较细软的像胶导尿管,轻轻送至阴道顶端进行冲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少数生儿的女宝宝在出生后5-7天时,在换尿布时发现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持续1--2天,这时母体内的雌性激素经胎盘传给胎儿,使其出生后受雌性激素的影响,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的缘故。
女宝宝的外阴阴道炎是小儿妇科的常见病。这是因为幼女卵巢未发育,雌激素分泌少,阴道上皮薄,缺乏阴道杆菌。另外,幼女大阴唇未发育,前庭黏膜容易暴露在外,易受细菌侵袭。细菌入侵时破坏了阴道的自然防御机能,阴道就会发生炎症。
4岁的朵朵最近总说小便的地方痒,还用手抓,这是怎么回事呢?首都儿科研究所小儿妇科主任医师张丽雅主任说,夏季小儿易发外阴炎,女宝宝占大多数,原因是女宝宝的阴道外口更邻近肛门、尿道,局部易潮湿,易被细菌感染引发炎症。
性早熟患儿为什么会增多呢?根据省儿童医院一些临床病理分析,促使当前儿童性早熟发病率上升的因素还有如下几种,对性早熟者还必须作内分泌检查,排除卵巢性腺肿瘤或其他肿瘤,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是性染色体病,参照遗传病的有关预防措施,确定疾病的诊断、发病原因、遗传方式、治疗及预后,并进一步分析患者的致病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是新突变引起的还是上代遗传的。
很多家长误以为只要成人才会得妇科病,实际上如果护理不当,小女孩也可能会感染妇科病,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发病率更高。因此,在夏季家长要特别注意帮助孩子预防小儿妇科病。
长期以来,人们对女孩患妇科疾病总是不能理解,甚至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女孩子得了妇科病是“不光彩”的事情,羞于承认,更不愿意带孩子去看病。其实,这都是错误的观点,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就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小儿妇科就诊。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