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每年新增上万白血病孩子,要知道“过度爱干净”误区

3-6岁疾病

2020年06月23日

  爱玩是每个小孩子的天性,孩子们都喜欢在沙里、水里、土里或者地板上玩耍,把自己弄得很脏,这个时候,家长都会很担心,生怕孩子传染上什么疾病,总是会制止,或者立刻清洁,但是,也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小孩太干净了可能会适得其反。那么,孩子太干净反而容易得病吗?家长应该怎么避免对孩子过度清洁呢?

  据亲贝网小编了解,过度干净,虽然讲究卫生能够避免接触病菌,减少生病。但如果做的过分清洁,反而剥夺了孩子自身免疫力提升的过程。当然,勤洗手是值得提倡的,饭前饭后、打喷嚏或接触其他分泌物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洗手。但是有些过度卫生的误区,家长也需要注意,为什么这么做呢?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人口样本分析,研究者发现:让孩子多暴露在有微生物的环境中,接触一些无害的病菌,对预防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所帮助。

  也就是说:孩子一旦过度爱干净,生命早期缺乏感染,就会造成免疫力「过度保护」,不利于孩子健康。

  看到这里,一定有很多平时爱干净的宝爸宝妈开始担心,怎样才算是「过度爱干净」呢?亲贝网小编带大家了解这几个误区:

爱干净的几个误区

什么都要消毒

误区一

  我们知道,有些家长极其害怕宝宝在细菌的包围下生病,消毒液、消毒湿巾从不离身。

  有一些妈妈,给宝宝吃奶都要乳头消毒,洗衣服要倒半瓶消毒液。

  甚至有些家长回家后会换下全套衣服才能坐下,这简直就是一个“无菌环境”!

  其实,不论是奶粉喂养还是母乳喂养的过程,都是在帮助宝宝建立肠道菌群,获得自身的免疫力。

  因此,孩子的奶瓶,用简单的水煮消毒就可以了,孩子的衣物只需要正常洗涤,家中的桌椅、地板也没必要专门用消毒水擦拭。

每个部位都要干净

误区二

  很多宝妈看到宝宝耳屎多了,就控制不住给宝宝掏得一干二净。

  实际上,鼻屎、耳屎,对宝宝来说并没什么坏处,还有保护宝宝鼻腔、耳道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不必非要刻意清理。

  还有些宝妈发现女宝宝的私处有分泌物,就会用纸巾擦干净。其实,这些白色分泌物其中含有杀菌、抑菌的物质,能保护宝宝免受细菌的侵扰。

  其实,男女宝宝都一样,私处都只需用清水冲洗,不必要用特殊的清洁剂清洗。孩子的身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不必花力气过度清洁。

生病就要上抗生素

误区三

  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宝宝一生病,立马就上抗生素。

  其实,当病原入侵体内,宝宝的免疫系统能够产生抗体,消灭病原;同时,免疫系统还会记住病原,当下次遇上入侵时,就能迅速反应,消灭病菌了。

  所以,日常的小感冒,别轻易给宝宝使用抗生素了。

限制孩子玩耍

误区四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群孩子都在地上玩沙,一旁的家长会不让孩子碰,一旦孩子碰到,会立马掏出免洗洗手液或湿纸巾帮孩子擦手。

  实际上,让孩子适当接触这些脏兮兮的病菌、灰尘,能够刺激孩子免疫系统的成熟,增强宝宝抵抗力。

  免洗洗手液只需救急时用,其他时候,让孩子放开玩,回家后用清水洗手就行了。

  要怎么正视“干净”

1.“脏一点”≠不整洁

  让家里的生活环境“脏一点”,但不等于不需要培养孩子爱整洁的好习惯。建议让孩子从小养成整齐有序,收纳规整的好习惯。

2.不要过于在意公共场所的卫生

  不少宝妈在公众场合,到了该给宝宝换纸尿裤的时候,因为担心卫生问题,宁愿暂时不给孩子换。

  其实,该给孩子换纸尿裤的时候就换!公共场所的卫生只要经过简单清洁,就可以放心,毕竟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是很少的。

3.使用抗菌用品要节制

  传染病高发期或者家人患病时,大家可以使用一些抗菌、抑菌的产品,但日常生活中就不要经常给孩子使用了!

4.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

  适当让孩子接触土、沙等大自然,孩子出去玩难免摸摸这,摸摸那,不要一味地制止孩子,也不要摸几下就一遍又一遍的给孩子擦手。

  因为土壤中有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孩子接触它们,对建立多样性微生物生态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孩子该玩就玩,玩完回家洗手就行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带孩子去农场时不要让他触碰动物粪便,因为其中有可能含有寄生虫卵。

  家长爱干净没有错,但孩子所处的环境不需要“无菌”,只要保持正常的清洁就可以了。

  记住一点,适当的爱干净,千万不要“过度”哦!

  信息来源:乐贝妈妈育儿

+1

来源:亲贝网整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