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想要长高个 别入这些误区

3-6岁疾病

2016年05月30日

 

不久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傅君芬的内分泌门诊来了一名女孩,已经读小学三年级,身高1.20米。其实,两年前孩子的家长就带她来看过门诊,并做过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医生的诊断是缺乏生长激素导致的矮小症,需要打生长激素。但家长害怕生长激素对孩子有副作用,硬是不打针,吃了两年中药。傅君芬提醒,想要孩子长高,别陷入以下三误区。

2

误区一:吃中药代替生长激素

傅君芬提醒家长,一旦孩子被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矮小症,就需要使用生长激素对症下药,中医治疗并不是首选。另外,中枢性性早熟的孩子,中医治疗也不是首选。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生长激素应用还是比较安全的。医生在用药前会详细评估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家族病史,如果不适合打生长激素,就不会建议使用。

一说到长高,许多家长马上就会问:“吃什么东西最长个儿?”傅君芬说,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误区二:吃得越好越容易长高

儿童期只要注意饮食平衡,不挑食厌食,饮食有规律,营养其实并不缺。相反,为了长高,拼命让孩子吃东西,造成营养过剩引起肥胖性早熟,孩子反而不容易长高。“性早熟的危害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生长潜能受损,导致成年身高不高。孩子可能前期比其他孩子高大,但后程乏力,胃骺提早闭合,身高增长的年限比其他人短,生长发育停止后会比一般孩子矮一个头。”傅君芬说。研究结果显示,性发育早1年,身高损失约在5厘米左右。性发育愈早,骨骺闭合愈早,对成年后最终身高的影响越大。

误区三:老带孩子看长高门诊

孩子的身高受先天和后天影响,如果父母身高偏矮,孩子身高偏矮也是正常的。“不停带孩子辗转看病,其实是父母的心理出现问题,父母放松了,孩子才能有宽松的环境成长,这对他们的身心都有好处。”

什么时候该带孩子来看内分泌科的长高门诊?“如果孩子从小学开始,一直坐在第一排,或者身高变化不大,该长的时候没有长起来,就要带孩子来看医生了。”傅君芬介绍,临床上,衡量2岁~12岁孩子的正常身高,用得较多的公式是:身高(厘米)=年龄x 7+77。

根据父母双方身高,预测孩子长大后身高的公式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有:

CMH法:男孩身高(厘米)二(父身高+母身高+ 13)/2±5,女孩身高(厘米)=(父身高+母身高-13)/2±5。

FPH法:男孩身高(厘米)=45.99+0.78x(父身高十母身高)/2±5.29,女孩身高(厘米)=37.85+0.75x(父身高+母身高)/2±5.29。(《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