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吃太多易致儿童哮喘的发生
发表在英国著名医学杂志上的一项大型国际调查显示,至少从发达国家看来,一周吃3个或更多的汉堡会提高孩子患哮喘和气喘病的风险。相反,含有丰富水果、蔬菜和鱼的地中海式饮食则似乎可以降低这一风险。
1995年—2005年,研究小组收集了全球各地20多个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的8—12岁儿童的相关数据。在调查中,研究者询问了家长们关于孩子日常饮食和哮喘病史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饮食是否也会对他们患身体过敏症几率产生影响,科学家们还对3万儿童进行了过敏反应试验。
研究发现,饮食与平常的过敏原(如草和花粉)似乎并没有太大联系,但却可以影响哮喘的发生。统计数据还显示,高水果摄入量与低哮喘发病率有着较大的关联。同样的,吃鱼和绿色蔬菜都有助于防止哮喘。
研究者表示,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维生素和生物活性药物,鱼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欧米茄3不饱和脂肪酸,这有抗炎的作用,所以科学家们的发现貌似是合理的。
如何预防儿童哮喘?
1、防止病毒感染
呼吸道感染尤其是RSV感染和小儿哮喘发作有密切关系,故防止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很重要。目前国内外有效抗病毒药物较少,常采用:
1)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有用干扰素气雾剂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阻止哮喘发作的报道,但来源困难,价格昂贵,且疗程越长,副作用日见增多;
2)病毒唑气雾剂,对防治感染性哮喘取得一定疗效,可自鼻中滴入,或气雾吸入,每日2~3次。
2、稳定细胞膜
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阻止化学介质释放,可达到预防哮喘发作的目的。
1)色甘酸钠是首选预防药。此药在肠道不吸收,需半粉剂20mg,置于喷雾吸入器吸用,每日3~4次。一般在2~4周后可发生作用,疗程4~6月。但此药无舒张支气管作用,对急性发作无效。有个别病儿吸入此药反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2)酮替芬(ketotifen),可口服,亦有稳定肥大细胞细胞膜作用及抗组织胺作用,适用于所有类型哮喘。剂量为0.08~0.12mg/kg/d,至少服6~12月,但此药舒张支气管作用亦不强,目前已作为预防哮喘发作而广泛应用,副作用有嗜睡、头晕、困乏等,儿童比成人少见。
3)人工通气
人工通气是抢救严重哮喘发作引起的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目前尚未有公认的插管通气的指征。参考的插管通气指征:呼吸停止;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进行性呼吸性酸中毒;顽固性低氧;神志改变;极度疲劳。
综合判断和动态观察治疗后的变化更有利于准确判断插管的合理时机。在综合判断时要注意下列因素:
A、神志状态:极度疲劳状态、嗜睡、意识模糊,甚至呼吸减慢,节律不规则时,应立即进行人工通气。切忌等到呼吸心脏停搏才考虑气管插管人工通气。
B、治疗后的反应:严重哮喘发作经积极系统治疗后病情进一步加重,应及早插管通气。
C、严重呼吸困难:如果主要表现为呼吸费力,而无明显疲劳或衰竭状态,可以在积极使用平喘药物的同时,试用无创鼻(面)罩正压通气,可以延缓衰竭的发生,为平喘药物发挥作用争取时间。但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后有加重迹象者,应尽快插管。
D、发作的形式:快速起病的严重喘息,通常可通过积极的平喘治疗而缓解;慢性反复喘息和长期应用平喘药物的基础上的急性加重,对平喘药物反应较差,缓解也比较缓慢,所以宜尽早插管。
4)其他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A、抗生素并非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直接措施,仅用于有发热、黄脓痰等提示合并感染的病人。
B、纠正严重酸中毒和调整水电解质平衡,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应适当补碱。
C、综合治疗:包括气道护理、胃黏膜保护等。
D、吸入黏液溶解剂对治疗哮喘发作无明显效果,在重症发作中还可加重咳嗽或气流受限。
E、在哮喘急性发作时,无机械通气条件下禁用镇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