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好听好记才是名字的功能
稍加留意,您会发觉现在复姓的孩子特别多,而且这些复姓并非传统的“公孙”、“欧阳”之类,而是孩子父母双方姓氏叠加构成的,这就是当前“独二代”取名中折射出的姓氏观念和婚姻家庭关系的新变化。日前,一项“独二代”子女姓氏归属的网络调查吸引了超过6万名网友参与,其中,约三成人反对“子随父姓”的传统观念,不少80后的家庭,从妻子怀孕就开始了子女的姓氏之争。
小龚就是这样的例子,老公平常对她百依百顺,但小龚想让孩子随她姓,老公坚决不肯妥协,认为孩子不随父姓会让自己很没面子,一向恩爱的夫妻心里开始有了疙瘩。独生子女小文也有一肚子苦衷,她的父亲是三代单传,因此要求外孙子必须随她姓,以便延续香火,但婆家认为这样做有悖常理,当了妈妈的小文真是左右为难。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传统观念中,姓氏是血缘延续的象征,没有姓氏的延续如同没有后代一样。如今,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成为普遍现象,“独二代”的姓氏必然面临难题。加上现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女方也不愿放弃“姓名权”的争夺。于是,孩子的姓氏争夺演变为家庭中地位权利之争,卷入的不仅是小两口,还有双方背后的大家庭,一句话说错甚至成为夫妻离婚的导火索。
其实名字只是一个符号,好听好记已经足够实现它的功能。好名字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和期望,为了姓氏伤感情,再好的名字也会黯然失色。事实上,即使采用了夫妻复姓,也难保证万无一失。像华华的大名叫“钟鸣伟华”,兼用了父亲的“钟”姓和母亲“明”姓的谐音,看上去可谓两全其美。但是上学以后,华华学写名字可是多花了不少时间,考试的时候别人都开始答题了他的名字还没写完,而且因为四个字的名字念上去拗口,常常成为同学取笑的对象。▲(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门诊杨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