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蚊子咬出“弯腰病”?中医妙招助你远离基孔肯雅热!

养生保健

2025年08月14日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经伊蚊(如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名称源于非洲土著语,意为“弯腰”,形容患者因严重关节疼痛而行动困难的特征性表现。

  基孔肯雅热会出现:

  1.会突发高烧(39℃以上)

  2.关节剧痛到直不起腰

  3.身上起红疹

  4.可能持续数月关节痛(尤其老人孕妇要当心!)

  二、防蚊四招最管用

  1.物理防御:长袖衣裤+蚊帐+纱窗

  2.化学武器:认准含"避蚊胺"的驱蚊剂

  3.环境整治:每周检查家中积水(花盆/瓶罐/轮胎)

  4.及时就医:若出现高热、关节痛且有蚊虫叮咬史,立即至发热门诊就诊。

  三、中医药防治宝典

  根据国家卫健委《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该病属中医“湿温”“疫病”范畴,核心病机为“风邪袭表、湿毒蕴热”,急性期多表现为卫分证或卫气同病,恢复期则常见湿滞经络、肺脾气虚等证。

  1.急性期

  主症:高热、关节红肿热痛、皮疹、口渴、尿黄。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透邪。

  推荐方药: 广藿香10g、葛根15g、羌活10g、滑石20g、赤芍10g、淡豆豉10g、淡竹叶10g、生地黄10g、连翘15g。

  加减法:皮疹瘙痒,加地肤子10g、荆芥10g。

  高热不退:石膏30g、香薷10g。

  神昏谵语、抽搐:清瘟败毒饮加减或安宫牛黄丸(急救用)。

  用法:每日1-2剂,水煎服,高热者可增至每日3剂,每4-6小时服一次。

  2.慢性期

  ①湿滞经络证(关节痛迁延不愈):

  主症: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遇阴雨天加重,肢体沉重,舌质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濡缓或滑数。

  治法:除湿蠲痹,通络止痛。

  方药:羌活10g、独活10g、秦艽10g、桑枝15g、当归10g、川芎10g、薏苡仁30g、防己10g、威灵仙10g。

  ②肺脾气虚证(乏力、纳差、便溏):

  主症:气短懒言,肢体倦怠,食欲不振,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和胃渗湿。

  方药:党参15g、黄芪15g、茯苓15g、炒白术10g、炒白扁豆15g、陈皮6g、砂仁6g(后下)、炙甘草6g。

  ③肝郁脾虚证(失眠、心烦、口干):

  主症:情志抑郁,胸胁胀闷,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失眠多梦,纳差腹胀,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方药:柴胡10g、白芍15g、炒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0g、薄荷6g、浮小麦30g、酸枣仁15g、麦冬10g、甘草6g。

  3.外治法

  放血疗法:大椎或耳尖点刺放血退热,关节痛处拔罐放血。

  针灸:取穴大椎、曲池、合谷、阳陵泉等,清热止痛。

  艾灸:适用于慢性期关节冷痛者(需避开急性红肿期)。

  中药熏洗:用忍冬藤、黄柏、苍术煎汤外敷关节,缓解肿痛。

  四、中医药防蚊小贴士

  1. 防蚊驱蚊(中医特色)

  中药香囊:苍术、藿香、艾叶、薄荷等研末佩戴,每2周更换。

  中药熏香:苍术、菖蒲燃烧驱蚊(注意通风)。

  中药喷剂:金银花、紫苏叶煮水喷洒衣物防蚊。

  2. 食疗调理(增强体质)

  急性期预防:双叶薏仁瘦肉汤(荷叶、淡竹叶、薏苡仁)清热化湿。

  恢复期调理:扁豆莲子木瓜汤(白扁豆、党参、木瓜)健脾益气。

  3. 养生保健

  穴位按摩:按揉足三里、中脘穴增强脾胃功能。

  八段锦/太极拳:促进气血运行,提高抗病力。

  总结

  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重在切断蚊媒传播链

  市民应提高防护意识

  医务人员保持警惕

  共同筑牢健康屏障

  (大众新闻记者 周欣怡 通讯员 孙海燕)
      转自:大众日报

+1

来源:大众日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