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挑选食材“好色”会吃亏

3-6岁饮食

2010年07月14日

许多天然食品具有本身的色泽,这些色泽能促进人的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因而有利于消化和吸收。但是,天然食品在加工保存过程中容易退色或变色,为了改善食品的色泽,人们常常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添加食用色素,以改善感官性质。可是这吃多了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美食陷阱:超市和菜市场的“绝色”美蔬

我们在超市和菜市场有时会看到特别漂亮的食品蔬菜,红黄色的虾片、豆绿色的粉丝、紫得发亮的花生米……五彩缤纷,鲜艳欲滴,情不自禁就会多买一些。新鲜蔬菜不是颜色越鲜艳越好,一些美丽的色彩往往都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加入了色素。而食用色素有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之分。人工合成的色素可引起哮喘、鼻炎、皮肤瘙痒以及神经性头痛等过敏症。而对于宝贝们尤其要注意的是,某些人工合成的色素可作用到人的神经,导致一系列的多动症状。

戒色方法:买菜也要“察形观色”

1、不买颜色异常鲜艳的蔬菜

接近于自然的状态应该更接近健康的水准。为了更保险,可以检查一下是否掉色,用手搓一下或者放在水里洗一下。洗菜时也要注意观察,比如洗茄子洗出了满手的紫色,有可能就是涂了色素。

2、不买有异味的蔬菜

有些商贩为了让蔬菜更有“卖相”,用化学药剂进行浸泡,这些菜虽然好看,但是味道不正常,而且不容易清洗掉。至于有些“畸形”的蔬菜就更不应该买了。

3、对于颜色鲜艳的鱼可用水浸泡试试

比如,黄花鱼由于产地不同从浅黄到深黄都有。如果浸泡掉色的黄花鱼肯定是有问题的。记者 余星雨

▲延伸阅读

大米白面不是越白越好

谷粒最外层的谷皮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含有矿物质;糊粉层含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谷胚是谷粒发芽的地方,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E、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胚乳是谷粒的中心部分,主要成分是淀粉和少量蛋白质。在加工过程中,这四部分如果都被保留,营养价值就会比较全面;而加工过细,糊粉层和谷皮去掉太多,虽然看起来会白一些,吃着也好吃,但会损失大量营养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32 +1

来源: 作者:adm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