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们经常看到孩子殴打父母的新闻,甚至有些两三岁的孩子,稍有不满就伸手打父母,父母却从来舍不得动孩子一根指头。
因为家长的溺爱,让孩子从小在家中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变得自私自利,丝毫不懂得感恩;再加上现在网络游戏、宣扬暴力的图书、影视等的不良影响,还没有学会对自己负责的孩子,往往会选择以暴力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近日,一段10岁男孩飞踹母亲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热传。
视频中,广州一名小男孩连续抬脚向自己的亲妈飞踹了5脚,伴随着怒吼,情绪十分激动。
男孩每一次脚踹似乎都用上了浑身的力量,犹如一个散打运动员在踢沙袋一般,对着母亲一通踢,仿佛眼前这个女人和他毫无关系一般。
而一旁的奶奶见到了这个情况,连忙上前规劝孩子不要这样,甚至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孩子的母亲,但是奶奶的这一举动似乎并没有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孩子甚至变本加厉的更加用力,由于奶奶挡在孩子母亲的身前,奶奶也无故遭了秧。
知情人爆料,这一切的起因仅仅是因为母亲拒绝了孩子玩手机的请求,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不孝,同时也看到了孩子母亲的不作为。
网友们纷纷在视频下方评论:
“这儿子要是第一次打他妈,算我输!”
“巨婴都是惯出来的!”
“有这样的儿子,父母自身也是有原因的。”
现在许多父母都在溺爱着孩子,而这些溺爱非但对孩子无益,反而会给孩子带来诸多影响。
1、过度溺爱孩子,会让孩子习惯性地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变得自私无比,凡事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会顾及他人的想法。
2、孩子会习惯性地向父母索取,不懂得感恩父母,长大后极其容易变成“啃老族”。
3、孩子会变成“巨婴”,长大后很难融入这个社会当中。
面对孩子打家长,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首先要制止孩子的攻击行为。抓住他的手,说“不能打我”。孩子一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就反复的做这样的行为,让孩子逐渐理解。
2.当孩子出现攻击家长的行为时,家长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我很疼”、“我很生气”,让孩子学会表达,逐渐孩子就会明白,生气的时候可以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要用行动伤害别人。
3.生活中,成人要约束自己,不能用暴力解决问题。